一拧开水龙头,水就“哗哗”地流出了,如今,城市居民很难真切感受到“渴”。实际上,我国存在严重的人多水少、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当“一滴水”从珠江的上游支流“来到”广州的供水厂,可能会面临“被浪费”的风险,供水厂是如何多措并举减少水资源的源头浪费呢?
严格全程用水管控 多项供水设施改造
第30届“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于5月9日拉开帷幕,以“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节水型城市”为主题,将持续至5月15日。
广州虽然是一个“缺水城市”,但市民感受却不明显。一方面,广州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2018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连续签发8道市总河长令,以流域为体系、河涌为单元,按照“控源、截污、清淤、补水、管理”的方针,强力推动黑臭水体治理和排水单元达标等工作,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另一方面,得益于广州现有的东江、北江、西江三江并举的优质水源新格局。
在节水型城市建设的道路上,作为广州用水、制水、管水的主体单位,广州水投广州自来水公司积极配合落实广州市政府的统一目标和规划,结合本市特点,推进多项供水基础设施改造及节水减排工作,在保障城市发展用水需求的同时,不断优化水资源的管理,形成建设节水型城市的“广州模式”。
广州供水事业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中心城区供水管网庞大、复杂,是全国最大型的供水网络之一。不断加强公共供水系统运行监督管理,对供水管线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并推动供水管网实现更加精细化“独立分区计量管理”是广州自来水公司为减少水资源浪费的强有力手段。广州自来水公司通过引进最新的科技手段,加快推进智能水表改造,实现远传管控,加强对高耗水用户节水管理,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让居民用水更明白、更方便、更放心。
加强重点领域节水管理 推进节水载体创建行动
广州坚持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大力推进工业节水改造,推动高耗水行业节水增效,推进企业和园区开展水循环梯级利用。
广州全面摸查高耗水行业企业清单,建立市本级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推进火电直流冷却循环改造,在火电、钢铁、纺织、造纸、石化和化工、食品和发酵等高耗水行业开展节水型企业建设。2019年,广州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8年下降5.3%,比2015年下降38.62%;万元GDP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27.61%。
广州大力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提出发展“水肥一体化”“水肥药一体化”现代农业生产新模式,推广农机农艺相结合的节水保墒技术。近日,广州市发布了《广州市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实施方案》,实施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充分调动了农村领域节约用水的积极性。
《广州市节约用水规划(2018—2035年)》明确提出广州的中长期节水目标、任务、重点工作、措施等相关内容,并提出2020年底前,番禺、增城、花都区建成广东省节水型社会示范区,2022年底,广州市11个区全部达到节水型社会标准要求,到2035年,全市年用水总量控制在49.52亿立方米以内。
(据《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