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河南受水区累计供水达100亿立方米
5月4日11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向河南受水区供水达100亿立方米,相当于5年多时间将700个西湖搬到了河南,极大地改变了河南供水格局,显著提升了河南供水质量。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2014年通水以来供水量逐年增加,河南省37个市县2300多万人受益。南阳、平顶山、漯河、许昌、鹤壁主城区全部及郑州城区八成以上自来水均为南水,甘甜的丹江水已成为受水城市供水的“生命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连续四年向受水区30多条河流实施生态补水,累计补水35亿立方米,其中河南生态补水超11亿立方米,有效改善了工程沿线的生态环境。通水以来,河南通过限制地下水开采等措施,有效遏制了黄淮海平原地下水位快速下降的趋势。至2020年4月底,河南省受水区浅层地下水位平均回升1.10米左右,沿线城市河湖、湿地面积明显扩大,大幅度改善了区域水生态环境,白河、沙河、颍河、双洎河、淇河等河流重现生机与活力。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防洪抗旱中也发挥着积极作用,平顶山市是中线工程第一个受益的城市。2014年河南省遭遇了严重的夏旱,平顶山市遇到建市以来最严重的旱情,市里关掉了洗车场、理发店、浴池等公共服务用水,以缓解城区百万居民饮用水短缺状况。当时总干渠还处于通水试运行阶段,在国家防汛抗旱办公室的调度下,通过总干渠沙河退水闸向平顶山市饮用水源地白龟山水库应急调水5000多万方,有效缓解了平顶山市区上百万人口用水困难。近两年,丹江口水库利用夏汛、秋雨来临前,通过总干渠向北方河道生态补水,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有效的缓解了北方河道缺水及农耕用水短缺的问题。
(程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