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做新时代的担当者
——记平顶山市自来水二次供水有限公司大学生测漏班
●艾光华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受疫情影响,外部经济环境压力较大,河南平顶山市自来水二次供水有限公司逆势加压,通过内部挖潜、降损增效来提升利润水平。两个月来该公司大学生测漏班的同志们普查管线20公里,探测漏口7处,仅三环佳苑一处漏口,约减少漏失量22m3/h,为公司产销差治理贡献了青春力量。
平水二供公司测漏班成立于2017年,担负着该市二次供水接收的地埋式供水管网的暗漏探测和普查工作。在这支平均年龄29岁的3人小团队里,他们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超越,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用火热的心守护着城市供水管网的安全,诊断着管网漏水的疑难杂症。
“千里眼”“顺风耳”让测漏不再盲目
“过去我们对辖区供水管网测漏没有什么概念,只要有供水管网就去测,费时费力不说,成绩也不大。如今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我们借助二次供水管理平台对二供公司管理的每个小区进行流量和压力监控,设置报警参数,一旦出现数据异常,就能很快锁定到小区,并根据小区供水管网布局,直达现场检测最终锁定漏水目标。”测漏班长张超自豪地说。智能平台+高科技测漏设备,让测漏队员仿佛长了“千里眼”“顺风耳”测漏不再盲目,大大减轻了工作量不说,更主要是提高了工作效率。今年3月份,二次供水管理平台显示三环佳苑1823户居民小区,夜间最低流量高达近30m?/h,收到异常信息后,测漏班的同志们迅速制定检漏方案,进入小区排查,经过两天的探测,最终在14号楼底商前发现了漏口,给抢修赢得了时间,保证了疫情期间居民的安全用水。新时代的高科技让他们如虎添翼,然而再先进的仪器还是需要人工去分析去判断。实践测漏中为了提升每一位班组成员的专业技能,张超要求每个人都会熟练使用各种检测仪,只有通过人机相结合的方式才能快速准确直达病灶。
在该奋斗的年龄请逼自己一把
广西科技大学电气工程专业毕业大学生李祥在父辈的影响下来到测漏班。起初曾因辨别测漏声音而苦恼,心中曾打起过退堂鼓。然而父亲的一句话“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一直激励着他。实践中他硬是逼着自己钻研技术难题。在去郑州力科专业培训学成归来后,接到的第一件测漏任务给他带来了强大的自信心。那是2018年的冬季,寒风瑟瑟,接到公司指令五一佳居五楼以上用户反应水压低,初步判断存有暗漏。为了尽快查找漏点,他和同事们迎着寒风轮番上阵。面对没有辖区管网图,他们用笨办法,询问小区住户,再顺着管线一点一点进行地毯式排查,探测、听诊、定位……一天走上十几公里路,掀几十个窨井盖都是常态。当挖掘机开挖出漏水点不偏不倚正在测定的位置上,心中甭提多开心了,也正是第一次的成功精准定位让他信心十足。如今他一心扑在工作上,练技能、钻业务。这位九零后小伙坚定地说:“测漏工作犹如闯关夺隘,要不厌其烦破解一道道难题,当找到漏点止住漏水的那一刻很有成就感。看到居民用上水,所有的付出都值。”
测漏没有终点,我们永远在路上
“为了更好的发挥好管道医生的职责,尽快找到病灶,为抢修赢得更多时间,降低产差,保证市民的正常用水,我们更多的是要多多积累经验。”河南城建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吴其阳心中不禁生出无尽感慨。面对地下供水管网材质的多样性、路面结构等不同“症”状,他们潜心实践,仔细分析各类相关数据,积累了大量的测漏素材,碰到比较复杂难度系数大的定位,就开展技术练兵,大家共同交流探讨,从而实现了漏水检测的快速准确。去年在协助兄弟单位在某小区进行庭院管网测漏中,为了尽快查找漏点,他们在小区片区范围大,没有图纸的情况下,顶着大太阳,忍受着蚊虫的叮咬,汗流浃背的探测分析,最终锁定漏点,给抢修赢得了时间。不同症状就要不同对待,比如遇到被房屋占压就巧妙使用相关仪测漏来助力,遇到漏点形成的水裹管无法使用仪器定位时就换条思路通过启闭阀门的方式进行检测……“我们就像是诊断师只有多多积累经验,才能熟能生巧厚积薄发”。
领先一公里才能跑赢最后一公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经过三年来的实践探索,平水二供大学生测漏班总结出了“看、问、查、定”的四字测漏真经,他们通过高科技的专业设备和人工探测相结合的方法,大大提高了目标测漏范围,且漏点误差范围可以锁定在二三十公分之内。同时为了便于测漏工作的开展,他们还有计划的对老旧辖区缺失的供水管网进行普查,并通过CAD制作成电子图。“今后不管是测漏还是抢修,管网电子图都能提供参考帮助,即便是以后我们不在这个岗位上了,对新的员工来说也可以通过管网电子图很快去开展工作。”正是工作中的坚定务实,专注认真让他们取得了一些成绩,平水二供测漏班将继续用执着和担当在岗位上不断超越自我,用拼搏的青春去抒写人生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