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云南省楚雄市:生活污水“净化”记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排水卫士

■楚 环


  在云南省楚雄市供排水有限公司第二污水处理厂里,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位置直线距离相隔不过500米,经过至少18个小时的处理作业后,生活污水“重生”达到国家一级A标排放标准,以焕然一新的面貌重新回到龙川江的怀抱。
  “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千百年来,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母亲河龙川江滋养千里彝山、万亩良田,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龙川江水环境曾经受到了严重污染,西观桥断面水质为劣V类,被纳入国家考核的18个不达标断面之一。



图为俯瞰楚雄市第二污水处理厂。


  优化污水处理能力,提升污水排放标准,是关系到群众幸福生活、城市绿色发展的民心工程。一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仗”号角吹响。从源头上管控污水,实现雨污分流,是提升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效率中的重要一环。目前,针对楚雄市中心城区污水管网设施建设年限久远、标准配套不完善,未完全实现“雨污分流”,造成污水管网收集率不高、污水未“应收尽收”的问题,楚雄市启动了楚雄市中心城区污水管网(一期)改造工程,工程计划对城区84.4公里污水管网进行提升改造。改造后,雨水和污水采用两套单独的排水系统,雨水能够通过雨水管网过滤后直接排到河道,污水需经过污水管网收集后送到污水处理厂。既提升了污水处理效率,降低了污水处理厂运行压力,又节省了污水处理成本,还能增强城区防汛能力。
  每个月有超过9万立方米的水流从第二污水处理厂流回龙川江,养育着下游的土地和人民。
  活水穿城过,草木正葱茏。另一条穿过楚雄城区的河流就是青龙河,河流不远处就是楚雄州职业教育园区,人口众多,再加上附近小区、村庄生活污水管网未能覆盖、雨污合流及污水溢流污染河流等问题,青龙河水质受到严重影响。若是铺设管道,面临着拆迁、破路等巨大挑战;若是不治理,青龙河水质危在旦夕。这无疑是给楚雄市污水治理工作出了一个难题,怎么办?因地制宜,就地改造。在楚雄技师学院至青龙河污水管交界处北侧,一个“微型污水处理厂”就地而生。“微型污水处理厂”其实是一个一体化污水处理站,采用MBR生物膜工艺一体化生产设备,将污水处理厂的功能浓缩至一套设备中。这套设备一天能处理1000立方米的生活污水,处理后的污水同样能达到国家一级A标排放标准,解决了管道不好铺设,污水无法处理的问题。目前,在楚雄市内,这样的“微型污水处理厂”共有5个,它们承担起了在特殊地点及情况下处理污水、保护河流的重要责任。
  第二污水处理厂旁,龙川江蜿蜒流过,厂里偶尔还会迎来一群特殊的客人“考察”,成群结队的白鹭和不知名的鸟类择一棵良木而栖,白天沿着龙川江觅食,晚上归巢休息,成为污水治理一线的“监察兵”。而西观桥断面的水质也已达到了IV类,以前的揪心变成了现在的舒心,“我们的责任就是要让龙川江流出楚雄市时,依然清澈。”张继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