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河南省镇平县,蝉鸣阵阵,烈日炙烤着大地。而在县供水服务中心水厂内,一群身着工装、头戴安全帽的供水人正顶着高温,为水厂的“心脏”——关键池体及过滤系统进行一场全方位的“焕新手术”。清洗沉淀池、更换石英砂与无烟煤滤料……他们用汗水与匠心,守护着城市供水的“生命线”。
自筹资金:以“小投入”撬动“大民生”
“供水安全是头等大事,再难也要办!”面对水厂部分池体老化、滤料吸附力下降等问题,镇平县供水服务中心领导班子拍板:自筹资金40余万元,优先保障关键设施升级。这笔资金没有依赖财政拨款,而是通过优化内部管理、压减非必要开支“挤”出来的,更凝聚着全体员工“宁可自己紧一紧,也要让群众喝好水”的共识。
精洗池体:给水厂“清肺排毒”
走进水厂核心区,巨大的沉淀池宛如一方静谧的深潭。然而,池底沉积的泥沙、附着在池壁的藻类,却像隐形的“毒素”,悄然威胁着水质安全。“沉淀池是水厂的第一道‘防线’,必须彻底清洁才能确保后续过滤效果。”现场负责人指着池壁上的刮泥机说道。
工人们手持高压水枪,从池顶到池底,从池壁到池角,不放过任何一处死角。高压水流冲刷下,沉积的泥沙翻涌而起,又被及时抽排至污水处理系统。对于顽固污渍,工人们则俯身用刷子人工刮擦,确保池体“呼吸”通畅。清洗后的沉淀池内池水清澈见底,仿佛为水厂注入了一股“清新之气”。
更新滤料:为水质“层层把关”
滤池旁,新更换的石英砂与无烟煤滤料正被有序填装。这些看似普通的颗粒,实则是水质净化的“幕后英雄”:石英砂颗粒均匀、硬度高,能有效拦截水中悬浮物;无烟煤则以其多孔结构吸附有机物、异味,让水质更加清甜。“滤料就像水厂的‘肾脏’,定期更换才能保持最佳过滤状态。”技术人员边指导填装边解释。
填装过程中,工人们严格遵循“分层铺设、均匀压实”的原则:先铺一层鹅卵石作为承托层,再依次填入无烟煤和石英砂,每层厚度都经过精心计算。新滤料入池后,还需经过反冲洗、正冲洗等多道工序“激活”,确保每一粒滤料都能发挥最大效能。
初心如磐:从“合格水”到“优质水”的坚守
“供水安全是民生底线,必须做到万无一失。”镇平县供水服务中心李主任说道。近年来,该中心始终将“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通过自筹资金、技术改造、智慧升级,逐步构建起从“源头”到“龙头”的全链条安全保障体系。
40万元自筹资金,撬动的是城乡供水的安全升级;一砖一瓦的改造,凝聚的是供水人的民生情怀。镇平县供水服务中心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魄力,书写了新时代民生工程的生动答卷。未来,中心将继续以匠心守护生命线,用清流润泽万家灯火,为镇平县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水动力”。
(陈家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