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污水处理厂绽放的铿锵玫瑰——记三江汇泽公司副总经理李娟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排水卫士

提起李娟,同事们会有所敬畏,这份独特的“声名”,源于她对工作的负责、对生产的“较真”、对事务的高标准和对员工的严要求,以及对自己的“苛刻”,她对工作格外认真,与她在生活里大大咧咧的性格、常犯各种小迷糊的状态形成强烈反差。她自2013年参加工作以来,充分利用其专业知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深入生产一线,善于总结,敢于创新,结合各厂(站)实际情况,灵活开展技术调整和优化摸索,解决一个又一个的生产难题。她连续多年被四川绵阳市水务集团评为“优秀员工”“优秀共产党员”;被绵投控股集团评为“十佳技术能手”“巾帼建功标兵”“最佳青年岗位能手”,2018、2021、2024年被绵阳市国资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被评为“绵阳市三八红旗手”,2022年被授予首届“绵州工匠”。

绵阳1.jpg

一线锤炼,善当治污“医生”

“多走生产一线,用所学的专业理论指导生产实践,又用生产实践丰富自己的理论。”这是李娟常年深入一线总结出来的经验。她通过多年走一线,获取现场第一手资料,对污水处理厂站的情况整体性把握、心中有数,对于容易出问题的环节渐熟于心。每当异常情况发生时,能及时可靠地判断和排查可能出现问题的关键点位。从最初作为两厂一站工艺管理技术员起,到技术维修部主任、厂长,再到三江汇泽公司副总经理,李娟有个习惯,不论冬夏、天晴下雨她都要到厂内走一圈。她常说,“走现场不能只靠‘一双眼、两只耳’,更重要的是要带着‘一颗心’”。用眼睛看一看水量大小、来水颜色、有无泡沫或细泥,耳朵听一听设备的运转声音,鼻子闻一闻进水和活性污泥的味儿,摸一摸关键设备的振动和温度,就会有个更快速直观的判断,结合化验室和仪表数据分析,她就可以对运行情况“把把脉”,找准问题根源,并快速制定解决方案。

善于创新,勇做节能“管家”

“五分建设,五分运营”,如何将现成的设施设备以最优的方式组合运行,是污水处理厂建成后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为此,李娟在实践中勤于运用、巧于创新。长期的思考与经验的积累,让她有底气敢于提出创新,优化运营模式。对于典型问题,她具体剖析,将故障的表现、发现、排查到解决等环节形成书面总结,提出预警、预防措施,并将不断总结形成的经验进行分享交流,有效避免了问题的多次发生,在公司的节能降耗、提高效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从业以来,李娟牵头解决了污水处理厂高浓度废水处理、污水处理站不同水量水质的稳定处理、工业污水处理药剂成本高、消毒系统的节能降耗改造等系列问题。多年来,通过运营管理优化,在保证出水指标正常和出水量的情况下,年药剂成本、电耗成本累计节省上千万元,为公司污水板块节能降耗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绵阳2.jpg

真情奉献,争做环保“使者”

绵阳市水务集团承担的污水处理工作任务在不断加码,从最初2013年的两厂一站到现在的三厂两站,污水日处理能力从8万立方米增至当前的48万余立方米,这些年,数以亿计的污水在她经手处理后排入江河。在承担生产管理的同时,李娟也多次作为集团项目工作组成员参与到工程建设中去,发挥专业技术人员及多年实际生产运行管理经验优势,从技术标准编制、图纸审核、设备安装、调试到项目调试验收投产。在她看来,一个建设项目的任务是明确的,随着时间推移,最终会结束,生产运行管理则不同,是一个动态迭代的过程,新的问题会不断出现,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需要去思考去解决。她说:“要让生产厂更好更稳定地运行,前期建设阶段参与多一点,以后运行管理就会轻松一些。”

业内称污水处理厂是城市治污的最后一道防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李娟秉承着“真诚待人,用心做事”的原则,立足岗位,勇挑重担,兢兢业业,锐意创新,践行使命担当,用自己的行动当好城市这最后一道防线的守护者,为护好这一泓清水贡献出自己的点滴之力。

“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既胸怀世界,又心系祖国。”这是李娟同志写在笔记本扉页用来勉励自己的一句话,更是对她本人的生动写照。

(刘思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