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湖南省长沙县:农村污水治理奏响绿色发展强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水务要闻

■长沙县水业集团

近年来,湖南省长沙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先行工程,获评“全国县域农村污水统筹治理示范县”。长沙县水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沙县水业集团”)坚决扛牢县域农村污水治理建设运维责任,推动污水治理不断提质增效。

科学规划  精准实施  织密治水立体网

顶层设计锚定发展坐标

长沙县水业集团按照“立足现实,适当超前,切实解决目前集镇生活污水污染问题”的整体思路,将农村污水治理深度融入县域生态治理战略。

分区分类、全域覆盖建设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全县已建成农村污水主次管网387公里,建成农村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站75座,总设计处理规模约14.62万立方米/天,污水治理设施覆盖108个行政村,覆盖率达77.6%。全面实现“四覆盖”(中心城区/经济片区大型污水处理厂全覆盖、中心集镇/工业园区/商贸区中型污水处理厂全覆盖、次集镇/人口集中居住区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农村散户为主的卫生改厕/四池净化设施全覆盖)。

提前谋划、适度超前建设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科学分析发展规划、未来增量研判等要素,高标准编制选址规划、设施建设、处理工艺等方案,新建毛塘铺工业园、金井脱甲、星沙产业基地三处污水处理厂,全县农村污水处理规模将提升至22.67万立方米/天。

长沙县1.jpg

▲毛塘铺工业园污水处理厂项目鸟瞰效果图

建管并重打造长效监管

搭建纵向到底“责任网”。建立“四级监管”责任体系,监管主体(长沙县住房城乡建设局、执法局)、责任主体(长沙县水业集团)、运营主体(委托运营单位)、清淤维护主体(镇街)四方联动,压实75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

搭建长治长效“监管网”。强化事前预防机制、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定期开展出水水质检测,定期对厂容厂貌、工艺运行、进出水水质、在线监控设备运维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摸排和检查,确保污水处理稳定运行,出水水质达标排放,捞刀河、浏阳河等县内主要河湖水质优良率均达到100%。

多元模式破解资金瓶颈

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通过BOT模式建成17座集镇污水处理设施。2022年,长沙县水业集团获得乡镇污水处理特许经营权,主营业务稳健发展。为进一步加强资金保障,实现高质量运营、高效能治理,一方面,抢抓政策机遇,科学有序取得中央预算内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等上级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寻求市场化融资手段,长沙县水业集团2024年获评AA主体信用等级,2025成功发行全国首单农村“两水”业务的绿色乡村振兴公司债券,为构建智慧水务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当前,全县农村污水处理项目总投资达30.55亿元,2025年计划申报发行专项债5.71亿元。

创新驱动  智慧管控  释放治水新动能

“两水”团队突破核心工艺

组建供排水双领域创新团队,近三年大力投入研发资金,围绕低碳处理、智能监测、污泥处置等方向开展技术攻关。自主研发了“调药桶智能加热装置”“一种水下起吊装置”2项专利,年节约药剂成本15%,有效降低维护成本;7项发明专利涵盖污泥资源化、智能调控等领域,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

先进理念打造行业标杆

坚持“绿色、低碳、循环”理念,高标准、高品质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污水处理中心是长沙县最大的半地下式污水处理设施,采用国际先进改良型A2O+反硝化滤池工艺流程,地面为公园景观及休闲区域。毛塘铺工业园、星沙产业基地两处新建污水处理厂,采用HPB工艺,以浓度换空间,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多、占地少。1.2万立方米/日中水回用再造新水源,开展污泥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打造“污水治理+光伏发电”模式,成为落实“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的示范工程。

智慧平台重塑管理范式

建成全县污水智慧管控系统,实时采集管网、设施运行数据。通过管网改造、雨污分流,污水处理厂进水COD浓度提升至60mg/L以上,收集效率明显提升。实现远程监测可视,为所有污水处理厂出水口安装摄像头和水质自动分析仪,通过中控平台对其他分厂实行24小时联网监控,构建了污水处理厂“一网通管”智能监控体系,提升联动管理功效。

惠民兴业  共建共享  绘就振兴美图景

生态红利普惠乡村振兴

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美丽星沙建设基础,筑牢生态屏障。“两河七口”截污治理等一批截污治污项目在长沙县成功落地并发挥功效,浏阳河、捞刀河流域水质得到显著提升。

让水域环境好起来的同时,也让水域生态“活”起来。浏阳河入选生态环境部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江背镇印山村、果园镇浔龙河村等变身生态胜地,依托优美的水环境,当地发展了乡村民宿、农家乐等旅游产业。

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为长沙县乡村振兴带来“水”动力,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宜居村庄,既是好风景,也是村民们的财富库,正在给长沙县百姓带来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

精准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推进理念从“管”到“服”转变,经济增长“含绿量”不断提升。为松雅新城、星沙产业基地筑牢重要基础保障设施,助力园区经济持续做大做强。

2023年以来,长沙县水业集团已为多家纳污范围内企业提供污水预处理技术指导,切实降低企业污水处理成本。湖南易厨鲜食品有限公司因所在园区暂未建成污水预处理设施,生产废水无法处置,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长沙县水业集团精准帮扶,将该公司高浓度生产废水输送至其他厂区进行处理,目前已为该公司处理污水约2984立方米,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园区生态效益双提升。

坚持创建为民共建共享

将污水处理设施打造为科普宣教的前沿阵地,大力弘扬生态文明价值理念,全面营造生态文明建设氛围。

在世界环境日、中国水周等主题活动宣传时间节点,组织开展生态环保讲堂、环保志愿服务、污水处理厂开放日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惠民活动,向公众普及环保知识,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环境保护与宣传教育深度融合。

引导各行各业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增强群众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行动自觉,形成人人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临空经济示范区污水处理中心荣获长沙县志愿者协会“青少年实践基地”称号。

长沙县2.jpg

▲浏阳河(长沙县段)风景如画水清岸绿

污水治理工作是一场循序渐进的持久战,长沙县水业集团将持续聚焦群众高度关心、社会密切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挖症结、破瓶颈、强落实,有序推动长沙县建立健全“厂网一体”专业化运维机制,变“按量付费”为“按效付费”,扎实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建设生态强省和美丽湖南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