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节约用水办公室发布2024年度节水十大典型案例。建成非生活用水远程监控系统与公共服务平台,对非生活用水户计划用水实施全域监管;构建多维精细漏损管理体系让管网漏损率快速下降……成都共2个案例上榜。
2024年以来,四川省各地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围绕构建完善节水政策制度体系,聚焦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统筹开展重点领域节水,涌现了一批卓有成效的节水典型案例。为加强节水工作经验的交流互鉴,推广节水典型模式,省节约用水办公室遴选出2024年度节水十大典型案例。
通知要求,要进一步深化对节水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三个服务”工作理念,坚持改革创新,加强对典型经验的借鉴推广,不断丰富抓节水工作的“工具箱”,推动全省节水工作再上新台阶。
成都市有哪些案例上榜?一起来看!
案例一
成都市完善信息化服务平台对非生活用水户实施计划用水精准管理
成都市建成非生活用水远程监控系统与公共服务平台,对非生活用水户计划用水实施全域监管。
一是非生活用户计划用水管理业务实现全域覆盖,全市16592户非生活用水户均纳入“定额申报-计划下达-水量预警-动态调整-季度考核”全流程管理。
二是加强实时监控,通过水量数据分析模型,对用水超计划适时预警,2024年共发布超计划预警10099次,实现了计划用水管理由事后“算账”到事中服务、事前指导的新模式转变。
三是强化非生活用水计划用水管理“全程网办、全域通办”与“一网通办”,还特别增设了节水需求发布功能,2024年,完成线上定额申报5402件,计划领取15744户,受理计划调整12364件。
案例二
邛崃市同步强化信息化与管理手段管网漏损率快速下降
邛崃市城市水厂漏损率长期居高不下。近年来,该市构建以全域表计监管为基础、管网降漏控漏为纲领、自动诊断预警为抓手、工单平台为纽带的多维精细漏损管理体系,供水管网漏损率从2017年的25.26%降至2024年6%左右,漏损水量减少8000立方米/天,年累计节约水费2000余万元。
一是灵活规划分区。基于GIS地图准确的管网拓扑结构为基础,坚持计量单元静态分区与动态分区相结合,提升分区的科学性、合理性。
二是工单联动闭环。自动派发阀门维保工单,确保阀门调整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保障供水系统的稳定运行。
三是实施数字孪生。构建管网的数字孪生模型,实时映射实体管网的运行状态,结合GIS 技术,实现对管网数据的全面精准监测,及时发现并精确定位漏损点,提升管网的维护效率和供水运营效率。
(来源:四川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