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旱包子”解渴记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水务要闻

说起湖北

很多人的印象是“千湖之省”

碧水长流

其实,湖北水资源分布并不均衡

呈现“南涝北旱”的格局

旱包子1.png

图片源自湖北省自然资源厅网站

作为湖北人口、耕地相对集中的区域

鄂北地区因资源性缺水

而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旱包子”

如何改变这样的局面?

今天带你一起了解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


引水势在必行

鄂北地区主要是指

襄阳、随州、孝感三市北部地区

长期以来

缺水问题一直是

制约该地区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因素

2010年至2014年

鄂北地区遭遇“五连旱”


为彻底解决鄂北地区干旱缺水问题

湖北省水利厅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研究治本之策

经过反复科学论证得出结论

必须引调外来水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应运而生


作为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

是湖北省水利建设史上

工程规模最大、覆盖面积最广、

受益人口最多的

重大基础性、战略性民生工程

包括一期和二期两部分

旱包子2.png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示意图   图片源自湖北日报

2015年7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鄂北工程可研报告

同年10月

鄂北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鄂北工程以丹江口水库为水源

以丹江口水库清泉沟隧洞为起点

向鄂北地区沿线

3市7县482万人口供水

灌溉耕地380万亩

工程输水干线总长269.67公里

利用受水区36座水库进行联合调度

设24处分水口

年均引水7.7亿立方米


工程沿途有隧洞、渡槽、暗涵、

管桥、明渠、倒虹吸、

进水闸、退水闸等各种工程类型

堪称“水利工程百科全书”

历经五年建设

14000多名建设者

接续奋战在近270公里长的战线上

旱包子3.png

丹江水从随县封江口入库节制闸流向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调蓄水库——封江口水库 图片源自湖北日报

2021年1月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一期工程

顺利实现首次全线试通水

工程历史性改变湖北水资源战略格局

为湖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提供强大的水安全保障

旱包子4.png

鄂北工程为枣阳市境内的农田灌溉送水  钟华 摄

2022年

鄂北地区出现特大旱情

为缓解鄂北岗地旱情

鄂北工程首次启动抗旱输水

3个月时间内引水1.4亿立方米

有效保障了沿线77.5万人饮用水

和92.1万亩农田灌溉用水

确保了大旱之年保丰收


绿色“高颜值”工程

在工程建设中

“将鄂北工程打造成绿色生命工程”

成为所有人的共识

旱包子5.png

工程线路实现全程自流

采用隧洞、倒虹吸、暗涵

封闭式输水工程建设

最大限度地减少耕地占用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组织开展实施汉江中下游污水处理厂

提标改造、湿地生态工程等生态补偿项目

进一步平衡区域生态协调发展

并且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通过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

生态系统循环能力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建设陆生生物廊道

为384种动物提供了自然栖息地

累计向汉江中下游增殖放流150万尾

进一步丰富水生生物多样性

改善水体环境

旱包子6.png

鄂北工程枣阳北郊分水口、明渠  钟华 摄

2024年10月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二期工程

襄阳段开工动员大会

在枣阳市华阳河水库举行

这标志着鄂北二期工程全线动工

该工程是鄂北一期工程各用水户的连接工程

更是优化水资源配置、

扩大供水范围的延伸工程

一期、二期工程全部投用后

可有效解决鄂北地区500万亩耕地灌溉

588万人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灌溉保证率将达70%

旱包子7.png

鄂北二期工程开工现场  图片源自湖北日报

曾经焦渴缺水的鄂北地区

正因水而美、因水而兴

(来源:中国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