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市民来说,自来水是生活中最平常不过的存在,但看似平凡的水流背后,凝聚了无数供水人的默默坚守与辛勤付出。李启林,便是其中一位“守护者”。作为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二次供水设施中心的党支部书记、主任,他以实际行动守护每一滴水。他与自来水的故事,正是这座城市温暖脉搏的缩影。
智慧运维 筑牢供水之基
李启林进行泵房抢修
担任二次供水设施中心主任以来,李启林依托智慧供水云平台,对二次供水设施实施智慧化运维,安装数据采集系统,实时分析泵房数据,预测和预防设备故障,对易损零部件进行提前更换,确保供水设施稳定运行。同时,他将一线业务人员划分为中、东、南、北四个片区,实行区域化管理,系统一旦接到报警信息自动派发工单,抢修团队迅速响应,及时排除故障,给用户带来更优质高效的供水服务。
“我们不仅要让水流畅通无阻,更要确保每一滴水都干净、安全。”李启林的话语中透露出坚定与自信。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完成广州中心六区1.8万个供水单元的普查工作,成功接管超2000个供水单元,惠及20万户居民,有效保障了居民用水的“最后一公里”。他还推动户外供水设施验收移交和维保抢修工作,两年内完成全部供水单元验收,累计巡检超6000次,处理设施故障和缺水缺压工单超4000宗,确保供水安全稳定,并成功实施了机场小区二次供水智慧泵房改造等多个重点项目,大大提升供水设施运行效率,节约人力成本。
科技创新 提升供水之质
李启林为供水设备研发提供设想
在李启林看来,科技创新是推动供水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他带领团队主动研发二次供水相关设备,先后申请应急加压车、小型泵组应急车等10余项实用型专利,成功解决小区供水设备老旧低效的问题,不仅提升了供水设施的性能,更为市民们带来了更加稳定、高效的供水服务。此外,他还带领技术人员研发了二次供水加压设备,为日后的机电设备、通信、采集、安防等通用化技术打下了坚实基础。
匠心传承 培育供水之才
李启林(左二)带领团队进行研发
作为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管道职业技能认定的高级考评员,李启林深知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他牵头搭建了李启林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发挥团队成员优势,通过“传帮带”机制培养年轻技术骨干,围绕水质检测、电气维护、阀门更换、电机拆装等关键技能展开实战演练和技能培训大赛。在他的指导下,一批批年轻的供水工匠迅速成长起来,成为了供水事业的中坚力量。
“李主任不仅教会了我们技术,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们如何用心去做事。”二次供水设施中心的小吕说,“他常说,供水事业关乎千家万户的福祉,容不得半点马虎。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拓展业务 提升服务之效
首个拥有实体运行展示的智慧泵房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李启林还积极带领二次供水设施中心向外拓展业务范围。他主导了深度处理二次供水系统的建设,开辟新的服务领域;推动了高品质供水体验馆的建立,为用户提供直观感受供水品质的平台;探索推行“建管服”一体化供水新模式,将服务链条延伸至更广阔的领域。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二次供水设施中心的服务能力,更为用户带来了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供水服务。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高品质供水体验馆直观地了解供水系统的运作流程和管理标准,这让我们对用水安全更加放心了。”一位参观体验馆的用户表示。
在李启林的心中,每一滴水都承载着爱与责任。他以其卓越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出色的管理才能,在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工作中取得显著成就。他的事迹激励着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的广大员工不断进取、追求卓越,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供水服务。
(吕晓宇 刘艺琳 郑嘉莹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