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汛期将至,广州水投排水公司以“科技赋能、全域联动”为核心理念,全面打响防汛备汛主动战!今年,我们不仅延续“早、细、全”的硬核作风,更创新将低空经济技术融入防汛举措之中,以“地面+空中”立体式防线,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顺利召开以及汛期城市排水安全注入智慧动能。
奋战防汛“早”为先 责任链条再压实
公司以“防汛就是命令”的硬核态度提前布局,新春伊始,公司主要领导担纲挂帅召开防内涝工作部署大会。
会议深入分析了2024年度三防抢险数据,对2024年气候形势、应急响应情况、积水风险处置、重要活动保障体系和对外支援体系建设、新装备演练等方面进行了总结。2024年广州市整体气候具有极端性,多个天气过程远超历史同期记录,屡破历史极值,年度启动市级+区级防暴雨内涝响应合计370次,较2023年增多29%,年度汛期内中心城区无特大险情内涝发生,实现防内涝“半小时布防抢险圈”确保广州安全度汛。
会议对2025年汛期工作进行部署。通过战区化责任划分、场景化预案推演,联合市气象部门专家精准解读2025年汛期“气温偏高、前旱后涝、台风强度偏强”的复杂气象形势,“暴雨集中、台风影响时期”的汛期风险图谱,确保公司上下迅速进入“防汛战斗模式”。同步升级责任链条动态管理,609座泵闸站以党政、技术、管护责任人“三本台账”为攻坚“军令状”,134名相关责任人安装“广州市三防责任人(一链通)”APP,把防汛责任压实到每个管理单元,确保指令直达一线、响应零时差,并依托“责任到人+数字管控”双重保险,构建暴雨预警、泵闸调度、抢险布防全链条闭环,用科技拧紧城市防汛“安全阀”,全力守住城市排水安全堤坝。
▲公司首次“低空飞行+数据”应急指挥调度体系应急演练
布防体系“强”筑基 抢险矩阵再扩容
公司结合中心城区备汛 实际 , 积极配合推进广州移动排涝能力提升项目,提升公司整体应急排涝能力至35万立方米/小时,并在原有146支专业抢险队伍的基础上新增4支标准抢险组,共计组建150支抢险队伍,含“龙吸水”在内的各类抢险车辆及专业设备超500台,围绕中心六区实现布防重点要点“全覆盖”,实现抢险矩阵再扩容。
科技赋能“新”突破 防汛能力再跃升
公司 升级打造 融合气象 、 视频 、 物联数据的 应急抢险调度平台 ,通过全域感知网实时监测雨情水情,依托 气象 预警 数据 精准预测内涝风险区, 通过 智能大屏动态呈现抢险力量部署及积水态势,以可视化决策模型实现 “ 监测 -预警-处置-复盘 ” 全周期闭环管理。同时,公司融合智能单兵作战头盔、便携通信设备及低空无人机技术,构建 “空地实时联动”体系,通过无人机巡检与头盔摄像头回传画面 联动 ,实现作业场景下抢险指令 快速 响应,彻底打通防汛应急指挥 “最后一公里”。
预案精管“细”入微 安全防线再织密
公司全面开展2025年度应急预案编制及相关工作部署,针对易涝点本年度创新使用“一页纸”模式进行“一点一预案”编制,该模式高效集成了防汛责任人、周边管网的详细布局、应急抢险力量的优化配置、相关泵闸站的关键状况等核心要素,方便抢险队伍快速而准确地把握易涝风险点的实际情况,从而能够迅速锁定排涝关键节点,高效执行现场处置策略。
在基础设施韧性提升方面,公司依托现代排水运维优势开展管网治理,完成台账内多个风险点超189公里主干管网清淤疏浚,实现雨水篦子6602处全要素溯源整治,构建“清疏-监测-维护”全周期闭环管理链条,最大限度发挥过流能力,为2025年安全度汛打下坚实基础。
全运保障“深”赋能 排水质效再加强
根据国家、省、市、集团的工作部署,公司以绣花功夫持续开展排水系统优化、水环境治理、水安全保障等系列品质提升工作,重点围绕4个枢纽站点(“四站一场两码头”中四个)、28个比赛场馆、3个重要驻地、26条路径、6个形象片区范围,加快项目推进实施,“凭图作战”稳扎稳打积极推进落实排水品质提升工作。截至当前,公司已完成11个管网设施升级项目,并围绕十五运防内涝保障制定"汛期防御+汛后提升"两阶段攻坚方案,打造现代化排水体系示范样板,为第十五届全运会水安全保障注入强劲动能。
科技防汛,护城有我! 2025年汛期,广州排水公司将围绕“地面铁军+低空天眼”双擎发力,筑牢城市排水安全生命线,让暴雨中的羊城更有安全感!
(来源:广州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