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都江堰也有“定海神针”?“中国制造”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水务要闻

艺术来源于生活,中国神话可能也不是凭空臆想。

随着都江堰四根“定海神针”的浮出,附着其上的文化价值和经济效益也开始被重新评估。

近日,《哪吒2》破百亿的票房打破了北美垄断的神话,有网友深挖历史发现,同样出自四川成都的都江堰,能在近2300年里潇洒地浪奔、浪流,不仅源于中国人的智慧,也得益于我们超越时代的“岁修”接力——那些不同朝代的都江堰守护者,每年都会对都江堰进行“修理”,而岁修的关键则在于水底的“卧铁”,被视为定水的金箍棒、乾坤圈,定力惊人。

每年冬季枯水期,都江堰会进行河道清淤(岁修)。工人挖掘内江时,需挖至“卧铁”显露为止,表示河床深度“正好”,以确保都江堰的正常运行。这份责任被历朝历代(从战国秦昭公时代到新中国)的守护者默契传递,使得都江堰在两千多年里始终“造福”,而没有“跑偏”。

都江堰1.jpg

风栖窝岸下河床底部埋设的卧铁

“卧铁”的铁律  “注定”都江堰的传奇

简而言之,卧铁就是清理河道深度的标尺。而这把尺子注定了都江堰的YYDS(永远的神)。

都江堰始建于公元前256年,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无坝引水工程——利惠了秦国的经济根基,使得偏居西部的秦国由弱变强,并由此打开了中国高效、可持续的“大一统”局面……

言回正传。都江堰作为古代的现代化工程,源远流长而功在千秋的关键在于其眼光长远的高标准和精于巧思的易施行。这一点,从“卧铁”就可见一斑。

目前,四根卧铁“真迹”位于都江堰的内江凤栖窝,外观为长条圆柱形,长约4米、直径约0.16-0.2米。卧铁顶部距离河床表面约1.8米,遵循李冰“深淘滩,低作堰”的治水原则。

有多重呢?据史料,一条铁重约1200斤。清末赵世铭《都江堰堰工利病书》:“准(卧铁)碑而下,离埂一丈,有铁柱二根发现,土华斑驳,各重一千二百斤……淘滩者以及铁柱为度。”

都江堰2.jpg

展示于都江堰水利风景区内四根卧铁的复制品

卧铁的前世今生:

1.战国公元前256年:李冰创建都江堰时,在内江河床下埋“石马”(或石人仍存争议)。正德年间,曾挖出有李冰落款的铁板,可视为卧铁的前身。

2.明代1576年:清道光年间,成都水利同知强望泰挖出铁柱,上有铭文“永镇普济之柱,明万历四年造”。该铁柱为规范岁修清淤标准,首次在内江凤栖窝河床下埋设。曾因洪水冲毁,后世多次重铸,现存的为部分损毁后复制重铸。

3.清代1864年:乾隆三十一年,灌县知县等将卧铁位置固定下来。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何咸宜补铸卧铁,铭文是“大清同治三年,缵绪贻则之柱”。

4.民国1927年:民国十六年,官兴文任成都水利知事期间(公元1925~1929 年),又补置卧铁一根,其上刻书“署理成都知事官兴文监造”等字样。

5.当代1994年:1994年3月,都江堰管理局在建堰2250周年时铸造卧铁,铭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四川省人民政府立”。

都江堰3.jpg

都江堰水利词典

卧铁是岁修清淤的关键标准,经过一代代守堰人的传承和一年年的严格作业,形成了现代的治水系统,成就“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水利工程”的传奇。

都江堰4.jpg

工人在进行卧铁的维护保养工作

愚公移山的执着   也有牛郎织女的浪漫

1994年,“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委托都江堰管理局铸造“新铁”,四根卧铁正式成编,并成为了造福一方的定河神器。

而从李冰的石马,到铁条,到石标、铜标的增设,每一次的迭代更新也代表了特定时代的技术贡献和浪漫精神。

问:淤泥少挖不行,那挖多了有啥后果?

答:淤泥挖太多会导致河床不稳定,可能被水流冲毁塌陷造成河流改道。

问:为何历经400多年“久泡水里”的卧铁没有“生锈”损毁呢?

答:因为卧铁是埋在河床泥土下面的,受到的氧化作用很少,同时历朝历代的守堰人都在积极检修、重铸,因此“卧铁”才得以长久。这种“旧铁不拆、新铁巩固”的传承方式,恰似中华文明不割裂、不断代的继承与发展。

有人感叹:跨越2000多年,多少代人恪尽职守,才能延续都江堰的造福、而不为祸的传统?

有人慨当以歌:“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仿佛是不同朝代不同官员之间的默契约定,那些名字随着沉于河底的卧铁流传——秦蜀郡太守李冰、明四川御史巡按郭庄、清成绵龙茂道何咸宜、民国成都水利知事官兴文,直至当代都江堰的水利从业者……宇宙时空的光影与人影在都江堰的滔滔河水间重叠辉映。

卧铁上的铭文,如同一份“铁打”的契约,将这份浪漫传递了两千年,也使中华文明有了历史见证。清朝的强望泰在《两修都江堰工程纪略》中记述: “在三泊洞上游挖出铁桩一根,将此铁桩炼合一处以压河底,俾后之淘挖者知其浅深云尔。”

都江堰5.jpg

都江堰志记

意思很明白,就是留一份锦囊,希望后人能通过前人的“记号”知道“深浅”啊!

这样一看,卧铁有些神似金箍棒、乾坤圈,冷若冰霜却热血,貌不惊人却靠谱,也让网友直呼“穿越千年,吾道不孤”!

有人说,中国式的浪漫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如同横空出世又无偿开源的DeepSeek,有着自古以来“中国制造”的智慧,也有“文化自信”的魅力。

(来源 | 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