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浅谈如何提高城市供水管网抢修施工效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研天地

供水管网作为城市的基础配套设施,承载着城市的基本运行和发展它就好像城市的血脉,本文根据管网抢修的程序和要求,着重从资枓的积累,预案的制订、演练,人员、材枓、机械的合理安排等方面阐述,提高管网抢修效率的一些方法,以期为城市供水企业抢修、施工和管理提供一定借鉴。

一、城市供水管网抢修的分类

根据造成管网事故的原因可分为自然事故和人为事故。

1.1  自然事故

自然事故是指在管道运行中,由于管道材质、管道接口、温度应力造成的地形变化、管道老化、施工几不规范产生的质量问题、管网压力增高等引起的管网爆管事故。

1.2  人为事故

人为事故是指由于各种施工和其他人为原因所造成的管网破坏。

二、管网抢修程序和要求

2.1  供水管网抢修的程序

供水管网发生事故后,应急抢修的一般程序包括:管网爆管信息的接收→抢修人员到达现场,封闭交通→应急调度→关闭阀门止水,抢修施工→恢复供水、现场恢复→交通放行。

2.2  供水管网抢修的一般要求

根据供水管网运行、维护的一般规定,供水管道发生漏水时,应在巡检人员正式报修之时起24h之内修复;若发送爆管事故,维抢修人员应在接到报修信息后30min内到达现场,在4h内止水,修复时间按以下要求控制:通径(DN)成≤200应控制在12h之内,通径(DN)>200且DN≤600 应控制在24 h之内,通径(DN)> 600且DN≤ l200应控制在36h之内,通径(DN)>1200应控制在48 h之内。

供水单位要组织专业的维修队伍,实行24h值班制,配备完善的快速抢修器材、机具,必要时可配置围备用队伍。管道维修应做到少停水、无污染、快速有效,防治次生灾害的发生。管道因地基沉降、温度变化、外部荷载变化等原因造成的破损,在管道修复时还应考虑采取相应措施消除各种可能造成破损的隐患,管道修复优先选择带水、带压、快速修复的方法,大口径管道修复,凡人能进人管内操作的应力争在管内修复。

三、影响供水管网抢修效率的主要因素

根据管网抢修程序和要求,对影响管网抢修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信息的传达

管网出现爆管事故后,谁先发现、如何上传、爆管信息的准确判断和快速传达等将直接影响抢修工作的开展时间。

3.2  到场时间

在接到有效指令后,抢修人员是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事故现场。

3.3  有效的应急调度

管网发生爆管事故后,止水时间不超过抢修人员到场后2h,在这段时间内,调度部门要准确判断事故造成的影响,并对加压设备进行准确的关停和调整,并制定最合理的阀门关闭方案,有效地调度和掌控事故造成的影响,以提高抢修效率。

3.4  关阀止水和抢修工作的开展

止水是抢修工作的前提,人员在接到调度指令后,能否迅速有效地进行关门止水操作,对管网抢修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有效止水后,参加抢修工作的指挥人员要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结合现场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抢修方案,对机械车辆调配、抢修材料的准备、抢修人员进行合理安排,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借助专业力量进行抢修,而参加抢修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等也将直接影响抢修工作的进程。

四、提高供水管网抢修施工效率

鉴于上述影响管网抢修施工效率的诸多因素,建议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4.1  制订完备、有效的应急抢修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管网发生爆管书故后,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抢修施工,使施工现场有条不紊,不至于发送混乱;相关人员要按照应急流程,各司其职,制定完备的应急抢修预案,供水企业要根据管网的实际情况和历年管网维修、抢修资料,深入研究分析管网的各类问题,参考、借鉴供水企业发生过程的类似抢修案例,制定企业内部的官网抢修预案,并根据事故造成的影响划分相应等级,在此基础上,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应急抢修演练,检验事故发生后的响应和协同配合能力,对发现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只有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才能在官网抢修施工时做到协同配合,以提高工作效率。

4.2  注重基础资料的收集,建立管网信息系统

管网发生爆管事故,要第一时间进行管网调度止水,有效止水是抢修工作进行的前提,如歌能够在第一时间有效止水?这就要求管网维护管理部门做实基础管理工作,对管线、阀门运行状况和联络关系了如指掌,成立专门的管网维护小组,在接到调度指令后,可以熟练锁定阀门位置,完成止水。同时,要求管网维护管理部门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定期对阀门进行维护保养,对阀门等供水附属设施实行卡片化管理,按照制度填写检查,保证阀门处于正常状态。要及时整理管网维修、抢修资料,每次抢修都要详细记录抢修时间、抢修位置、管道材质、修复方法、相邻管线和止水情况等内容,并绘制现场示意图,对止水效果差的阀门进行事后检修、更换,以确保再次发生抢修时可快速止水,缩小停水面积。同时,要利用卫星定位技术,对阀门井室进行GPS定位,及时完善管网地理信息系统,避免发生井室埋压丢失情况。

4.3  合理进行抢修服务基地的选址

要根据供水管网覆盖范围,选择合理的服务基地和服务半径,保证能在事故发生后30min内到达现场。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到场,能及时反馈相关信息,及时做好现场安全维护,避免发生其他安全事故,以保证抢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4.4  不断提高抢修人员和热线服务人员的素质

加强人员业务技能培训,要强化热线值班人员的基本素质,在热情周到的基础上,要充分了解管理范围内用户和管线的情况,在接到用户反馈信息后可以迅速作出判断,准确地找到抢修位置,及时通知抢修工作人员,缩短他们的到场时间。到达现场的人员要制订出合理的抢修方案,并且抢修施工的操作人员要有过硬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施工经验,熟练掌握管网修复技术。合理的抢修方案和熟练的技能相结合才能有效缩短抢修时间,要想达到此目标,就需要供水企业有针对性地进行抢修人员培训,不断提高抢修人员的素质。

4.5  抢修施工机械的合理运用

为配合抢修工作的进行,要提早准备抢修工作面,采用合适的机械进行开挖以配合抢修工作。这要求管网维护管理部门需注重抢修机械的维护和保养;机械操作人员要具有较高的业务技能,能在管网事故发生后及时到达现场,在指挥人员的指挥下,迅速展开工作。合理运用机械能大大缩短抢修时间,减轻抢修操作人员的劳动量,提高抢修效率。同时,可根据管网管理范围内的实际情况,掌握社会机械力量的相关情况,建立联络机制,补充自有机械不全的局面,保证好的抢修效果。

4.6  做好日常抢修材料的管理工作

根据管网抢修资料和管网实际情况,储备日常抢修使用的备品、备件:对于一般爆管事故,可通过自有抢修件迅速实现修复;对于较大口径和复杂的抢修,也能通过预案迅速落实抢修所需的各种材料,并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同时,跟材料部门要做好沟通,了解、掌握抢修施工的新技术和方法,采用新工艺和新材料,提高抢修工作效率,缩短抢修时间。

4.7  选择合理的抢修施工工艺

以铸铁或球磨铸铁管为例,管网抢修施工工艺从最初的以膨胀水泥为主的抢修工艺(用抱箍包裹破损部位,以亚麻丝和膨胀水泥封口,水泥养护时间长,接口为刚性接口)发展到以快干水泥为主的抢修工艺(以快干水泥代替膨胀水泥,缩短了养护时间,但也存在接口不密实、大口径管道不适用的缺陷),再到目前广泛使用的以快速抢修哈夫节为主的抢修工艺。哈夫节抢修具有施工速度快,操作简便,接口为柔性接口,维护、抢修质量高等优点,由于不需要水泥养护时间,使抢修时间大幅缩短,且抢修质量高,大大提高了抢修施工效率。目前,有的水司采用的不停水抢修技术、非开挖抢修技术等新的抢修施工工艺,缩短了停水时间或不停水,大大降低了抢修施工造成的社会影响。

4.8  探索新的抢修施工途径

供水企业基层管网维护管理部门通过加强人员素质和完善抢修施工经验技术来应对大部分日常管网维抢修施工要求。而对于突发的大型维护、抢修施工,现场情况复杂,难以采用常规工艺进行修复,且会造成大的社会影响的,例如大面积停水,影响重要的工业、企业生产,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时,要由专业抢修工程公司、大型市政工程公司协助抢修,以期利用社会专业力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抢修施工,收获良好的社会效益。

五、结束语

由于管网爆管具有不可预见性和突发性,其造成的社会影响和后果不可预见。在发生爆管事故后,如何能在最短时间内抢修完毕,恢复供水,将停水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是供水企业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因此,城市供水企业管网维护管理部门要不断进行总结,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努力缩短由于抢修造成停水时间长的问题。要努力做到不停水抢修,保证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用水,不断提高管网抢修施工效率,保障供水安全,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熵澜水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