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走进北京高安屯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探秘污水“变身”的碳中和之旅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排水卫士

城市中的生活污水,最后去哪了?在北京这座超大型城市,每天都产生着大量的生活污水,如何把污水去污变净、变废为宝,这个过程也是一次实现碳中和的过程。近日,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新闻》栏目、北京日报走进全国首批“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北京排水集团高安屯再生水厂,一起探寻助力北京持续打造绿色低碳发展城市样板的好办法、金点子,体验污水“变身”的碳中和之旅。

《北京新闻》报道,在近日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上,特别举办了“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与成效”边会,分享了北京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传播绿色低碳生活理念等方面的措施与成效,展示优秀典型案例。10年以来,北京市碳排放双控成效显著,万元GDP碳排放量累计下降了近50%。北京在绿色低碳发展中的一些好办法、金点子就隐藏在能源自足工厂——北京排水集团高安屯再生水厂等工厂、学校、社区里。

北京排水集团坝河流域分公司经理助理陈靖轩介绍,集团高安屯再生水厂每天可处理污水20万立方米与1836吨污泥。水厂将餐厨垃圾与污泥协同处理,提升沼气产量,再用沼气发电,力争实现厂区能源自给率100%。高安屯再生水厂的沼气气柜是全国最大的沼气双膜气柜。沼气是温室气体其中之一,如果直接排放,会形成很大的温室效应,我们将它全部收集、全部处理、全部利用,产生沼气发电的电能用于高安屯厂的生产用电。此外水厂使用水源热泵技术,利用冬夏两季再生水与空气的温差,为办公和生产区供暖制冷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

探寻污水“变身”的碳中和之旅

北京日报报道,北京排水集团高安屯再生水厂把污水处理中产生的“污”和消耗的“能”收集起来再次利用,实现了低碳循环,还能自给自足不产生二次碳排放,这样为碳中和所做的努力非常“绿色”,也为生态北京、美丽北京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以下是高安屯再生水厂技术员冯亚鑫带领北京日报记者对水厂的探访实录。

冬暖夏凉——水源热泵

传统的暖气和空调系统确实能够实现冬暖夏凉的效果,高安屯再生水厂有一种更为高效和环保的方式,那就是水源热泵系统。经过一系列处理之后,水厂不但净化了污水,还获得了再生水和污泥两种产物。我们在再生水的终端建立这样一间热泵机房,里面配备两台水源热泵机组,用来捕获水源和环境之间的微小温差,能够实现供暖和供冷的效果。水源热泵它不直接生产能量,更像是能量的搬运工。目前,高安屯再生水厂使用水源热泵可以实现22000平方米的供能,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年碳减排能够达到145吨。

百变大咖——沼气利用

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经过热水解系统之后,被送到8个中温厌氧消化罐之内。在这里污泥中的有机物会被微生物分解,产生的甲烷就是沼气的主要成分,会被储存到三个大球中。一部分沼气用于蒸汽锅炉,将处理过的再生水再次加热,投入到污泥处理过程当中提供热能;一部分沼气会被送往沼气发电机房用来发电。目前高安屯再生水厂年产沼气大约3200万立方米,其中70%都用来发电,年均发电量有4860万度,相当于15000个家庭一年的用电。

光的力量——光伏发电

高安屯再生水厂充分利用厂区面积大、可利用空间多的优势,安装了太阳能光伏板用来发电。上一年高安屯再生水厂年均光伏发电量已经突破了200万度,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大约2000吨,节约656吨标准煤,这相当于9万棵树一年的二氧化碳吸收量。

北京排水集团将持续挖掘北京中心城区污水资源能源潜能,通过应用新技术、新理念进一步提高再生能源应用比例,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和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碳中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来源: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新闻》、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