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由成都环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绿启新程·智创未来”——2024成都环境集团产业资本推介大会在成都圆满落幕。本次推介大会汇聚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投资机构、产业龙头等各方代表,积极探讨绿色低碳与产业资本融合发展路径。活动现场发布了三张重磅清单,贯穿整个绿色低碳产业链,创新提出的“场景+市场+资本”模式,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环保产业建圈强链、升级蝶变。
绿色资本融合,驱动增长新引擎
本次大会的开场环节中,大会主办方成都环境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雄正发表致辞,表示成都环境集团作为成都市属国有企业,近80年来始终专注于水务环保产业,供排水规模超1000万吨/日,固废处置规模超2万吨/日,总资产923亿元,是水务环保行业的头部企业之一。当前,成都环境集团正抢抓全面绿色转型重大机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开放合作为动力、以资本运作为支撑,加快构建现代化大环保产业体系。他表示,成都环境集团将为合作伙伴提供产业资源和应用场景,全面释放合作机会和发展红利,共同探索创新格局和发展新路,与各方携手合作、共同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大会期间,成都环境集团重磅发布绿色低碳三大机会清单:“人工智能+环保”应用场景清单、节能降耗与数智改造清单、资本合作机会清单,将全面开放供排水、固废处置等各类应用场景,搭建一批开放合作的创新研发、孵化转化平台,开展试验测试、产品验证、示范推广,携手各方合作伙伴,共同推动绿色低碳前沿技术落地转化,并以产业资本为引领,通过基金合作集聚更多高端资源,携手实现互利共赢。
“有前沿技术但缺乏验证场景是不少科创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多家参会企业表示,对大多数科创企业来说,有技术缺乏验证场景是他们发展过程中的难点。从当天大会发布的“人工智能+环保”应用场景清单,以及节能降耗与数智改造机会清单可以看到,成都环境集团拥有丰富的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厂等产业资源,可为节能降碳、数智改造等绿色低碳重点领域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
此外,主办方特聘专家授予仪式以及多项产业、基金项目的合作签约仪式也圆满完成,标志着与会各方在绿色低碳产业领域合作的全面启动,为未来的协同发展和创新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中金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胡长生作为签约企业代表在大会上发表致辞,表示产业资本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非常认可成都环境集团提出的“场景+市场+资本”全生命周期模式,期待与成都环境集团互动共联、携手并进,以西部地区为起点,共同探索形成全国范围内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真正做到资本与产业共融共生,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绿色智慧凝聚,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
本次大会的主题分享环节,邀请到了来自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多位杰出人士,分别就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趋势、技术创新和资本运作等主题,分享了深刻的见解和前瞻性思考,不仅为与会者带来了丰富的行业洞察,也充分展示了他们在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中的专业性和领导力。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戴晓虎围绕《有机固废资源化技术创新思考》这一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分享了固废资源化专项的目标与进展,并探讨了在双碳目标下实现有机固废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创新路径,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案。他强调,固废资源的循环利用对于中国的绿色发展至关重要。他指出,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实践,以及加强产学研之间的合作,是推动固废处理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此外,他还提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的巨大潜力,都预示着固废处理产业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人工智能+”行业研究首席专家史占中,以《AI打造未来之城——环保水务治理新篇章》为主题,深入剖析了AI技术在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中的潜力与应用。他详细介绍了AI技术在环保水务治理中的创新实践,包括智能清扫车、机器人等尖端智能设备的研发进展,以及AI算法在垃圾分类、水质监测、水环境管理等关键领域的应用实例。他的分享不仅向在场嘉宾展示了AI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巨大潜力,也揭示了其在促进产业智能化转型中的关键作用,为环保水务治理的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了深刻的洞见。
中金资本董事总经理钟险在题为《以资本为纽带架起“绿水青山”通向“金山银山”的桥梁》的主题分享中,着重强调了中金资本以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为使命担当,通过投资等金融方式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他详细介绍了如何以基金为重要引擎,重点围绕新能源、碳中和等主题进行投资布局捕捉新兴产业机遇、通过资本市场的力量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进一步培育创新生态系统。
环境合伙人一一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提供应用场景仅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在“+”上下功夫。
近年来,成都环境集团聚焦链接绿色低碳全产业链,为技术创新孵化和成果转化搭建平台,让应用场景成果落地。其中“市场+”将实现从“0到1”的质变——推动验证后的各种技术实现落地转化,形成成果。
从实验室到市场运用,“场景+市场+资本”的模式将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成都环境集团本身蕴含巨大的市场,应用场景成功验证后,即可转换为市场运用。同时,集团将与企业共享长期积累的行业资源,与企业共同开拓市场。全生命周期的相伴,让双方的关系更像是合伙人,“站在巨人的肩膀”发展,企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
绿色生态圈——推动资本产业双向共发展
“市场+”是从“0到1”的质变,“资本+”则是从“1到无穷”的积累。
“产业资本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我们非常认可成都环境集团提出的‘场景+市场+资本’全生命周期模式,期待与环境集团互动共联、携手并进,以西部地区为起点,共同探索形成全国范围内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真正做到资本与产业共融共生,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基金为纽带,引入金融“活水”,助力企业从初始商业化到产业化升级,这也是成都环境集团努力的方向之一。当下,成都环境集团积极探索“产业+资本”融合发展路径,着力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基金投资体系,以旗下环投资本公司为核心,充分发挥产业资本引领撬动作用,通过基金合作聚集更多产业资源,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充当耐心资本、战略资本,统筹布局创投、产业、并购基金,充分利用产业、技术资源,推动企业成果转化、培育孵化、发展壮大,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环保产业建圈强链、升级蝶变。
“以往我们选择园区时,更多会考虑办公环境、周边交通以及优惠政策等。但这次大会提出的‘场景+市场+资本’模式,始于园区而不止于园区,令实现多方共赢成为可能。”参会企业表示。目前,成都正加快把园区建设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主引擎。作为成都市绿色低碳链主企业,成都环境集团创新提出的这一模式,力争扶持更多企业高质量发展,真正做到特色“立园”、企业“满园”。
成都环境集团将抢抓全面绿色转型重大机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开放和合作为动力、以资本运作为支撑,把企业发展深度融入服务城市发展的大局,共商共创环保产业向“新”、向“绿”、向“智”发展之路,以实际行动书写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全新篇章。
(来源:成都环境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