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县委书记谈节水】辽宁省昌图县委书记范磊:聚力节水新常态 建设水润新昌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节水先锋

昌图县位于辽宁省最北部,总面积4324平方公里,是农业大县。境内流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大中河流15条,在册中小水库44座,全县水资源总量约为8.29亿立方米。近年来,昌图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把建设节水型社会作为重要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认真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系统构建政府领导、技术赋能、社会参与的水资源保护格局,在水资源节约利用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压实责任  优化体系  拧紧节水链条

昌图县高度重视节水工作,将其作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坚持高位谋划、高位落实。成立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有力确保责任夯实、政策落实、工作抓实。

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调度。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节水工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形成政府领导、部门落实、政策引导、社会参与、上下联动、共同建设的工作机制。

坚持任务精准、目标明确。制定并下发《昌图县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实施方案》,设定节水目标、明确节水任务、落实节水责任,为水资源节约与保护工作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截至目前,已成功对617个企业用水户实施计划管理,推动7家重点企业以及46家公共机构创建节水型单位,创建12个节水型小区。

精准赋能  严格管控  提升节水效率

昌图县坚持“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通过项目实施、强化管护、严格管控为全县节水型社会建设精准赋能。

建设节水新项目。争取了宝力农场中型灌区、条子河中型灌区、红山水库除险加固、红顶山水库除险加固4项重点工程,有效提升节水能力;对2个中型灌区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灌溉保证率平均提高15%,显著缓解上下游用水矛盾,缩短灌溉周期,提高用水效益;对2座中型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工程,有力提升区域水资源调节能力,充分满足农业灌溉、工业用水需求,保护地下水资源。

应用节水新技术。加强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的推广应用,特别是对生物质发电、糠醛制造等高耗水行业开展节水技术改造,推广循环用水、串联用水、非常规水利用、“零排放”等节水技术,将全县年用水总量指标严格控制在1.4亿立方米以下。

提升节水新管护。持续加大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力度,不断改进提升公共管网管护水准,累计投入资金230多万元,对城区管网新建、拓展管线9公里,抢修维护管网500余次,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5.2%以下,有效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认真执行取水许可制度,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加大对违法取水、浪费水资源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控地下水开采,有效防止水资源过度开发,推动县域水资源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为建设节水型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强化教育  广泛宣传  增强节水意识

昌图县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节水宣传教育的指导意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特别注重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公众节水护水意识。

营造浓厚节水氛围。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期间,深入普及河湖保护治理、水资源涵养修复、地下水超采治理等相关政策知识,为构建人水和谐、碧水长流的美丽昌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普及节水知识。充分利用党日活动、党员夏训、春耕备耕等时机,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积极科普节水知识、节水措施,增强公众节水护水意识,使之成为深入人心的自觉行动。

培育节水理念。多形式多层次开展节水教育,将节水理念融入生产、生活、生态等各个领域,倡导全社会节水、惜水、爱水、护水,推动节水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

下一步,昌图县将继续坚持节水优先方针,强化取用水监督管理,夯实水资源管理能力支撑,不断探索和创新节水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让有限的水资源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来源:辽宁省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