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和起因
内蒙古包头市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特别是随着“两都”建设的推进,水资源需求不断增加,而黄河取水指标却长期未得到调整,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超水指标取水问题严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
为破解该市“缺水之困”,包头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在包头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水务局协同助力下,以《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推进用水权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包头市《关于深入推进用水权改革的实施意见》为指引,树立“有解思维”,积极探索水权市场化交易的新路径,成立包头市水权收储转让中心有限公司,强化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以水权交易为突破口,解决水资源短缺矛盾,不断提升包头市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举措和成效
(一)坚持有解思维,全力推进水权市场化交易改革
为推动治理超采和保障供应两大任务的解决,市水权公司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关于深入推进用水权改革的实施意见》,坚持有解思维,积极探索市场化交易改革,在有限水资源条件下,为用水户寻求可供交易的水权,最大限度利用市场优势、盘活水资源,满足用水户需求。积极参与配合市水务局争取自治区跨盟市水权转让黄河水指标2000万m3,参与开展收储包钢空余水指标1500万m3,多次赴陕西省榆林市、山西省太原市、四川阿坝州等地对接洽谈收储空余水指标事宜,主动出击,在中国水权交易所挂牌,发布在全国范围内购买水权信息。
(二)推行精准对接,化解用水户水资源短缺困境
通威硅能源是包头市打造“世界绿色硅都”旗帜型产业的关键项目,项目落地进一步促使通威股份深耕包头,持续延伸区域产业链条,有利于促进包头市能源安全转型。通威硅能源公司伴随着生产规模的持续扩大,面临原有许可水量难以满足全年用水需求的困境,而大安钢铁公司响应国家政策进行产能有序退出,相应水指标不再使用,市水权公司在了解这一状况后,迅速响应,树立有解思维,为企业提供了精准对接服务,推动双方企业在中国水权交易平台顺利成交了3549.92万立方米水资源使用权,完成了全市首单企业间取水权交易,真正实现了水权市场化交易。不仅有效解决了受让企业的用水需求问题,也盘活了转让企业的用水结余资源,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让水资源转化为“水资产”,实现资源保护和市场发展的双赢,为破解企业用水指标紧张的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通过借势发力,有效提升水权交易影响力
大安-通威水权交易通过借助中国水权交易平台的影响力和各级信息平台的大力宣传,让更多用水户认识到水权交易的良好效益,从而打破“企业缺水不敢买,企业有水不敢卖”的禁锢思想,树立水资源也是资产的新思维,大安钢铁公司原水指标以每年1.03元/m3购得,使用水权3年后,又以每年1.407元/m3转让给通威,实现了水资源的增效和增值,用经济手段激励企业节约用水,引导企业由‘要我节水’向‘我要节水’转变,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为全面盘活用水资源存量打下良好基础。
(四)深入推进跨行业水权交易,打通工农“水脉”
包头市2011年开始实施土右农业灌区水权转让工程,探索出了“以工补农,以农哺工”的创新模式,年节水量5447万m3,水权公司正在有序转让给工业企业,截至目前,累计交易水量约1103万立方米,交易金额约2.73亿元,解决了多家工业企业用水需求,极大地缓解了全市紧迫用水压力。达茂旗计划对农牧区集中连片农田、饲草料地通过调整种植作物和产业结构、高效节水等措施节约地下水资源,目前,水权公司坚持有解思想,积极参与推进达茂旗“农转工”水权交易试点工作,节约的水量通过水权转让方式用于支持工业生产,工业缴纳的水权交易费用于农业灌溉项目节水技术改造,实现工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形成工农互促发展的良性循环,为包头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经验与启示
(一)坚持用水权改革,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治水理念是指南
以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为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坚持用水权改革,推进用水权市场化交易,树立有解思维,进一步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着力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全力保障该市水生态、水安全。
(二)坚持规范管理,完善用水权改革顶层设计是保障
用水权改革坚持制度先行,立足包头水权交易市场实际,围绕以用水权市场化配置为主线,紧扣用水权改革顶层设计,协助配合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出台用水权改革配套文件,建立水权交易管理办法,制定水权交易规则,理清水权交易流程,为用水权改革各关键环节铺好路,做好指引。
(三)坚持问题导向,探索多种形式水权交易是关键
针对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等现实问题,以水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合理保护为目标,以节约用水和调整用水结构为手段,通过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强化水权市场培育,不断提升各类用水户入市活跃度,进一步在全市范围内推开用水权交易实践,围绕区域水权交易、取水权交易、灌溉用水户水权交易等3种类型,积极探索推进用水权市场化交易、政府收储、回购和有偿转让等多种创新管理模式,利用市场机制引导水资源向更高效的方向流动,为包头市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有效路径。
(四)坚持两手发力,拓展水权交易融资工具是动力
水权交易是发挥市场机制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集约节约安全利用的有效手段,通过市场激励与政府管控激发水权交易内生动力,“两手发力”深入推进包头市水权交易市场改革。在供给端,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参与节水供水工程建设运营,转让节约的水权获得合理收益,鼓励将通过合同节水管理取得的节水量纳入用水权交易,提高水权交易标的;在需求端,明确取用水量达到可用水量、水资源超载的地区,应通过取、用水权交易满足新增用水需求,提升水权交易活跃度。加强与金融机构沟通协调,协同研究探索通过用水权质押、抵押、担保等方式,为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开发利用等提供融资支持。
(来源:包头水务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