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水投集团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筹备工作有关部署要求,深入衔接城市更新、“百千万工程”、绿美广州生态建设等工作要求,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系列十五运会保障工作方案,以兼顾赛事保障需要和长远民生需求为目标,聚焦韧性安全、智慧智能、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为全运会提供供排水服务保障,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巩固提升黑臭水体治理成效,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质优,不断推动水环境质量稳步改善,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举办提供良好的水环境,助力广州成为世界读懂中国的绿美窗口。
提标改造,确保全运会比赛场馆供水“质优量足”
01 强化供水输送能力
结合省、市重点工作及水务高质量发展建设任务,以迎接全运会为契机,高质高效推进广州北江引水工程(水源工程、花都水厂及配水管道工程)建设。通过敷设26公里输水主线路,新增原水引水能力约80万立方米/日,顺利实现跨市引水,惠及近200万广清市民。下辖自来水厂 14座,供水管网总长超1.1万公里,最大供水能力突破550万立方米/日,整体供水负荷率稳定在80%左右,充分满足赛事运行期间高峰用水需求。同时,强化应急供水保障,组建供水保障和应急处置团队,编制“一馆一册”,确保场馆内及周边供水管网及设施正常运行。
北江引水工程取水口
02 提升场馆供水品质
完成涉及集团供水服务范围28个比赛场馆供水设施摸查评估工作,新增17套监控设备,完善馆内在线水质监测、水压水量监控等智慧化系统建设,确保赛事场馆供水安全、优质。针对场馆周边的重要水厂、加压站、户外供水设施,对其功能、外观进行品质提升改造。按照“一馆一策”的原则对重点赛事场馆周边老旧管网进行更新改造,目前天河体育中心管网改造项目已立项推进,计划于明年3月进场施工。预计明年年底将累计完成90公里超50年供水管网改造、60公里防灾减灾及材质落后高风险供水管网改造及300公里内街供水管网改造,助力供水品质提升。
供水管网改造施工
03 完善水质在线监测
构建智慧供水云平台,搭建“天上有云(私有云)、地上有格(供水网格管理)、中间有网(互联网+供水服务)”的保障模式,统筹智慧供水云平台监测辖下中心城区8座自来水厂、50座加压泵站、402个人工水质监测点和43个在线水质监测点,同时在场馆增设在线水质监测、水压水量监控等智慧化系统,计划今年底前完成。重点关注主要场馆水量、水质、水压情况实时数据,做好“水源—出厂—管网—用户终端”全流程水质监控、水压调控和安全预警工作,快速响应饮用水突发事件,保障重点场所供水安全。
智慧供水云平台
精细管理,保障全运会期间城市环境“水畅水美”
01 提升污水处理质效
加快污水全收集全处理能力建设管理,完善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深入推进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双转变、双提升”工作,所辖25座净水厂综合污水处理能力达到531.万立方米/日,助力广州市污水处理规模跃居全国第二位。2023年,中心城区净水厂进水BOD浓度均达到100mg/L,提前完成2025年工作目标,实现污水处理量、进水浓度和削减量“三提升”和出水浓度、平均满管率“两下降”,绝大部分出水指标优于地表三类标准。经净水厂处理的高品质再生水作为河涌和水域的生态补水,提升区域水体动力,为桨板、皮划艇等水上运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水环境支撑。
净水厂生态美
02 优化河涌环境治理
针对城中村内街窄巷,研发攻坚并投入使用一大批“小而精”“新而活”的清疏养护装备——国内首创达国际领先水平的不停产清淤机器人,作业效率实现100%提升。建立 “源头到末端全覆盖+可追溯+可倒查”的精细化排水管网管养机制,累计清疏管网超10万公里,巡查管网超57万公里,管网运行效能持续提升,基本杜绝晴天污水溢流现象,助力纳入国家监管平台的147条黑臭河涌全部消除黑臭,20个国考、省考断面全面达标。
排水管网巡查养护
03 强化防汛应急保障
建成省内首个“智慧排水+”综合管理平台,联合气象部门开发暴雨24小时预报及3小时雨洪预警功能,实现排水设施“一张图”可视化管理、排水水位“一张网”在线监测、应急抢险指挥全周期“云”调度。科学布局覆盖中心六区的14座养护应急抢险基地,打造“半小时布防抢险圈”,实现重点区域处置“零延迟”,总抽排能力达19.95万立方米/小时,位居全国前列,充分为场馆周边排水保障提供坚实保障。
排水应急调度平台
以水为媒,借助全运会平台推动文商旅体大融合
01 创建水文化载体
打造广州首个以水生态、水文化为主题的城市会客厅——水博苑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标志——琶洲塔,发挥水博苑、琶洲塔等文化地标为载体作用,打造港澳地区集水上运动、体育文化市集、体验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文体旅产业集聚区,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更新相结合。今年6月,羽毛球世界冠军和体育各界人士参加中法建交60周年体育文化季活动到访广州水博苑,促进体育、旅游、文化互动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
广州水博苑举办“风起湾区 羽奥同行”活动
02 打造水文化研学品牌
建成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主题馆、广州自来水与净水科普展览馆等多个科普空间,推出“自来水学堂”、“净”课堂系列研学课程,开展水情教育,讲好惜水、爱水、节水的生动广州故事。至今已与27家中小学建立研学合作,累计组织研学活动约100场次,组织开展的供水和净水特色科普活动累计参加人次超26万,各类水文化展示窗口接待社会团体、市民群众参观超10万人次。
自来水学堂
(来源:集团公司办公室,自来水公司、排水公司、净水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