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水利局长谈节水】甘肃省张掖市水务局局长韩建军:扬优聚势 提质升级 着力打造节水型社会建设新标杆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节水先锋

2002年,甘肃省张掖市启动全国第一个区域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建设,2006年获评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张掖市委、市政府站在筑牢守好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实现全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全局,作出打造新时代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新标杆的决策部署,着力打造集约高效、深度节水、全面兴水、全力护水、数字治理“五个新标杆”,构建水资源刚性约束新机制,形成高效用水新格局。

坚持科学规划  打造集约高效新标杆

加快编制综合规划。编制《黑河流域(张掖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及合理利用规划》和水资源利用负面清单等规划方案,科学配置水资源,稳步调整用水结构、产业结构,有序压减用水总量,确保不突破控制线。

推行水资源预算管理。出台市县两级《水资源预算管理办法》和《2024年水资源配置和用水总量控制预算草案》,将水权分配到用水单元和取用水户,年初下达计划、年终进行审计,水权确权率达100%。今年7月,张掖市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水预算管理试点。

完善地下水压减规划。印发《张掖市地下水超采治理专项规划(2024—2030年)》和《张掖市地下水削减规划(2024—2030年)》,将压减目标分解到年度、超采区、灌区,力争到2030年压减地下水超采区水量1.25亿立方米。

健全完善节水激励约束机制。印发《张掖市打造新时代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新标杆节水奖励资金工作方案》,建立1200万元的滚动奖金池,推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注重全域推进  打造深度节水新标杆

推进农业节水增效。近三年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11个,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6.6万亩,累计达334.97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15,大满、鸭暖等6个灌区被水利部评为全国节水型灌区。

推进工业节水减排。支持园区和企业开展节水改造,推动串联、分质、循环用水,建成省级节水型企业7家,打造市级节水型标杆企业10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4%,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以上的工业和服务业单位实现计划用水管理全覆盖。

推进城镇节水降损。巩固深化省级节水型城市建设,2个合同节水案例通过省水利厅审定。推进节水“三同时”管理,实施管网改造、分区计量、压力调控、智能化建设等,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9%以内。

推进节水载体建设。打造节水新标杆100家,示范引领全社会节水,6县区全部建成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到2025年力争40%以上行政事业单位建成节水型机关,50%城区学校和乡镇中心学校建成节水型校园。

坚持五水齐抓  打造全面兴水新标杆

护好地表水。大力实施黑河母亲河复苏行动,连续24年完成黑河调水任务。开展水资源开发与配置规律基础研究行动,构建适合张掖市发展的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管理规范和标准体系。

管好地下水。印发《张掖市地下水分区管控方案》,建立地下水分区管控机制,实施甘州区畜牧产业园调蓄池等超采区治理项目,年压减地下水1700万立方米。

盘活再生水。编制《张掖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2025—2035年)》《张掖市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规划(2025—2035年)》,将非常规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全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47.82%。

用好天上水。抢抓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雪),近10年全市人工影响天气年均增加降水量3.45亿立方米,有效补充农田和生态用水,缓解流域旱情。

引入外来水。印发《张掖市水网建设规划》,大力推进“四抓一打通”“百库千塘万里渠”工程建设,新增蓄水能力2054万立方米。积极推动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争取将张掖市纳入南水北调西线二期工程、引大济西工程、引大入秦延伸增效工程受水区。

加强系统治理  打造全力护水新标杆

强化水资源监管。市委、市政府将节水主要指标和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情况纳入目标责任书严格考核,推动水资源管理多元共治。深入开展水资源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执法行动,印发《张掖市水事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试行)》,依法查处违法违规涉水案件。

保障饮用水安全。印发《张掖市农村饮用水供水管理办法》《张掖市农村饮用水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优化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全市16座水厂获评省级标准化星级水厂,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均达99%以上。

强化水资源监管。市委、市政府将节水主要指标和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情况纳入目标责任书严格考核,推动水资源管理多元共治。深入开展水资源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执法行动,印发《张掖市水事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试行)》,依法查处违法违规涉水案件。

运用信息技术  打造数字治理新标杆

建设智慧水务平台。大力推进智慧水务平台和灌区信息化建设,着力打造“1+6+X”(1个市级综合调度平台、6个县级监督管理平台、X个灌区服务平台)的智慧水务架构体系,配套灌区自动化供水、计量、收费等设施,降低运行成本。

提升取用水信息化监测能力。调整地下水监测井布局,建立科学的地下水水位监测机制。加强重要控制断面、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站网建设,地表水年许可水量50万立方米以上、地下水年许可水量5万立方米以上非农业取水口以及5万亩以上大中型灌区渠首取水在线计量监控实现全覆盖。

深化水权水价和水管体制改革。出台《张掖市水权改革工作方案》《张掖市水权交易管理细则》,设立水权交易中心(平台)21个,开展水权交易179宗,交易水量2017.23万立方米。完成6个县区地下水水价调整,推动形成“先地表后地下”的用水导向。稳慎开展水管体制改革,低限核定岗位,实施管理与养护职能分离,人员工资与水费脱钩,推动水利管理回归公益属性。

下一步,张掖市将继承光荣传统、弘扬优良作风,让“节水惜水”大旗在张掖大地高高飘扬、“治水兴水”举措在各行各业见行见效,努力打造人水和谐、地水相宜、产水适配、城水协调的新时代全国节水型社会新标杆,为建设山清水秀美丽张掖不懈努力奋斗。

(来源:甘肃省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