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晴高温,重庆水务环境集团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惧“烤”验守一线,全力以赴保供水、稳生产、护民生,用实际行动彰显高温保供线上的“满格担当”。近期,多家媒体聚焦重庆水务环境集团所属单位高温保供进行报道,一起来看详细内容——
重庆日报
保障重庆城市运行安全平稳有序——
他们无惧“烤”验坚守一线
八月二十九日,万州区太龙镇五塝村,国网重庆万州供电公司工人安装配电变压器,确保当地供电安全。特约摄影 冉孟军\视觉重庆
8月26日,南岸区南山街道应急小组工作人员提醒驾车上山的市民注意森林防火。记者 刘力 摄/视觉重庆
8月21日以来,市气象台连续发布9个红色高温预警,呼吁市民避免户外活动,做好防中暑措施。可有这样一群人,依然需要在户外工作。他们坚守一线,无惧“烤”验,保障了城市安全平稳有序运行。
环卫工人:
清晨5点开始工作
累了在劳动者港湾享片刻清凉
8月28日上午11点10分,在南岸区南坪东路福利社公厕劳动者港湾,环卫工人张光福熟练地插上电源,开始为手机充电。为了避开阳光最灼人的中午,张光福这几天的工作时间已经调整到了每天早上5∶00—10∶30,下午也是4点以后才上岗,即便这样,走进劳动者港湾那一刻,他也是满身湿透,脸上堆满了汗珠。
“这个劳动者港湾有空调有微波炉,饿了热个饭、热了乘个凉、累了歇个脚,有一种家的感觉。”张光福告诉记者,在这里歇息的二十多分钟,是白天最放松的时候。张光福有些疲惫,后背贴在椅背上,抓紧时间眯了会儿……手机电量充满后,他来到饮水机旁接了一杯水咕噜喝完,便匆匆离开。
记者看到,二十几平方米的劳动者港湾面积虽不大,便民用品一应俱全:除了空调电视,还配备了冰箱、饮水机、桌椅、储物柜、急救箱等设施。
“高温这段时间,除了环卫工人,外卖配送员来得比较多,有时候也有交巡警等其他户外劳动者过来。”劳动者港湾负责人介绍说,“这段时间我们加强了保洁、物资更换、设施设备维护频次,保障户外劳动者歇息、如厕、纳凉、饮水等需要。”
目前,全市有约1500座劳动者港湾为户外劳动者服务。“我们以劳动者港湾为平台,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充实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打造现代化多功能的综合性环卫设施。”据市城市管理局市容处处长舒亮伟介绍,高温期间有条件的劳动者港湾实行了24小时开放,还配备了清凉饮料、解暑药品,劳动者港湾也成为夏季户外劳动者的“清凉港湾”。
管道疏浚工人:
清掏水箅子、冲刷管网油污
保证城市排水管网畅通
28日清晨,刚露出头的太阳就带来滚滚热浪,九龙坡区管线综合事务中心的刘华忠等3名管道疏浚工人已忙碌起来。
摆放警示锥、撬开水箅子、清掏垃圾异物……3人配合默契,短短十几分钟,科城路望山国际小区一带的水箅子就被重新合拢盖上。接下来的一个小时,他们陆续打开科城路上的5个水箅子和窨井盖,完成清掏后又重新盖上。一路下来,他们手中的垃圾袋均多出几公斤垃圾异物。
“4人班组、8个小时、16吨水,相同的动作,整个班组每天要重复30次,清理约100公斤各类垃圾异物,才能换来1公里的管网畅通。”50岁的刘华忠告诉记者,整个班组由1名司机和3名疏浚工人组成,每天,他们都开着一辆载有8吨水的市政车辆,缓慢行驶在二郎街道和石桥铺街道的大街小巷,负责辖区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等排水设施的清掏疏浚及巡查维护。
王波告诉记者,清掏水箅子属于地上作业,主要防止泥沙堆积导致道路积水;窨井盖下的管网则属于地下作业,尤其是污水管网,在高温天气下用水排水增多,更易造成堵塞外溢,需要比平常处理得更加仔细。
地下作业由于防护措施更为严格、不透气,异常闷热,再加上管网中浓浓的异味,让他们不得不加大轮换作业的频次。
城市排水管网被称为“城市血管”,城市管道疏浚工人则被形象地誉为“城市清道夫”。在九龙坡区,像这样的“城市清道夫”班组就有6个。该区管线综合事务中心副主任张宏介绍,他们承担了全区13个镇街约950公里的城市排水管网维护管理。
自来水厂化验员:
每天多次取样检测
中心城区日供水量超400万立方
8月28日下午2点30分,气温接近39℃,井口水厂化验员亢黎丽与王丹来到沉淀池,检测反应区水的浊度。没过多久,两人已经是满头大汗。
“初步来看,原水的浊度不高,沉淀后水的浊度也在正常范围内。”王丹称。随后两人将样品带到实验室,通过仪器检测原水浑浊度、总碱度、氨等指标。不一会结果出来了,读数显示1.7NTU,与在线数据1.6NTU相差不大。
“其实水厂设备有感应器,通过在线仪表,水厂可以对运行设备、设施和制水工艺等生产环节和水质情况全天候监测。”王丹告诉记者,由于人工检测可让数据更精准,为确保水厂水质,无论气温多高,化验员都要随时在岗,做到每天多次取样检测。
市城市管理局市供节水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市入夏后印发《关于做好城市供水迎峰度夏和汛期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对保障压力较大的区县进行现场指导,为城市高峰供水打好提前量。
“8月以来,全市城市供水一直保持相对高位运行,28日中心城区城市供水总量超过400万方,达到今年以来的峰值。但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正常平稳,城市供水总体稳定可控。”市供节水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6月以来,中心累计开展高峰供水安全检查35厂次,确保供水抢修人员全天候待命,供水设备始终处于良性运转状态,故障发生后快速止漏抢修。
绿化工人:
提前给绿植穿上“防晒套装”
清理林下枯枝叶除火患
“上了年纪的树木跟人一样,容易营养供给不足,这就需要通过打点滴来补充营养。”28日一早,江北区塔山公园内,绿化工人曹阳正在更换树木的营养液。记者发现,公园的一些大树还缠绕了黑色遮阳网。记者将手放在一处遮阳网下,感觉温度有所降低。
“遮阳网质量轻,使用方便,有挡光、降温作用。”曹阳介绍说,遮阳网能让绿植避免其遭受阳光直射,从而提高土壤保湿能力,有利于苗木生长。
“为避免高温浇灌烫伤植物根系,我们特意避开高温时段,选择气温相对较低、水分蒸发较慢的早晚时段错峰浇灌。”曹阳称,近段时间绿化工人主要在早上10点前,晚上9点后进行浇灌。
据统计,8月以来全市抗旱保苗专项行动累计出动5.2万人次。“我们提前搭设遮阳网,避免植物被阳光直晒;迅速清理林下、绿地内枯枝败叶,消除火灾安全隐患;加大对新种植行道树日常养护力度,确保呈现良好生长态势。”市城市管理局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处处长廖聪全介绍说。
市政维护工程师:
每天巡查30公里
坚守140℃沥青摊铺现场
29日早上9点,市市政设施运行保障中心的市政维护工程师胡小飞开始了一天的设施巡检。
此时的温度才刚过32度,但随着巡检的进行,地表温度很快飙升到了60℃以上。而胡小飞似乎全然不觉,他一边顶住烈日,一边爬边坡、穿涵洞、望桥梁、查道路,他生怕错过影响设施安全的蛛丝马迹。
胡小飞所在的设施维护四处,主要负责城市道路、桥梁、隧洞等市政设施的运行保障。“这种极端高温下,长下坡和弯道处的道路沥青可能会形成大货车刹车碾压的车辙,为了行车安全,我们发现后,会第一时间处理,在一天之内完成。”胡小飞笑着说,自己每天30公里的设施巡查完成后,整个身体就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熟”透了。
就在8月26日零点,经过56天的连续奋战,我市完成了内环快速路道路综合整治工程(二期)三阶段的主体工程。期间,胡小飞和同事一起,不分白天黑夜,24小时轮番驻守在施工现场。特别是在沥青摊铺时,工程师们始终坚守现场,及时监督施工单位保质保量完成。
在极端高温下,我市内环二期三阶段主体工程比预计时间提前6天完成,最大程度减少了因道路占道作业对市民出行的困扰。
新华网
合川供排水公司迎战“秋老虎”
全面保障高温高峰供排水工作
在合川供排水公司一水厂,运行人员正在对出厂水水质进行检测。
近日,高温天气持续炙烤着重庆地区,为确保合川城区市七运会和高温高峰期间城区供水、排水安全及稳定需求,合川供排水公司多措并举,不畏“烤”验,聚焦关键环节,全力迎战“秋老虎”,守护着城市的供排水生命线。
在供水板块,合川供排水公司完善了供水安全应急预案,加强了三个水厂之间的互供联动,实时监测用水需求和管网压力变化,充分发挥4个加压站调蓄能力,确保合理分配各区域的供水量和水压,保障用户用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密切关注水源地水质变化,增加了对源头水、出厂水、管网水的检测频次,高标准、严要求强化制水工艺,确保出厂水质达到100%合格标准,保障市民饮用水安全。
在排水板块,合川供排水公司全面开展现状管网缺陷自查自纠与质量排查工作,重点关注合川污水处理厂三期项目现场施工安全,加大对重点设备、重点部位的巡视维护力度以及运行设备的精细化管理。同时,为提升高温下的生产运行效率,通过监视设备运行参数,加大分析研判、深挖潜能、合理调度,切实提升污水处理能力,让设备在高温负荷期间“顶得上、运行稳”,确保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为了应对高温带来的挑战,合川供排水公司采取了一系列强化措施。在上半年4月底完成的全面预防性年度检维修基础上,再次完成对各厂站电机、水泵、高低压线路、配电柜等生产设施设备的拉网式自检工作,确保主用和备用均处于完好状态。做好供电可靠性数据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及早组织应对,并对8处遮挡供电线路的树枝及时进行了修剪,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加大城区输配水管线巡查力度与抢修维修力度,尤其针对老旧管段、市七运会赛事场馆和重点场所的供排水管网及配套设施,专人负责进行深度排查和疑点排除,及时收集反馈用户用水咨询及服务工作。做到应急再加速,再次全面清理备足生产备品备件、应急物资,组建市七运会专项应急抢修队伍,强化日常管理、生产运行、突发处置、值班值守等工作,确保应急叫应有效有用。
上游新闻
战“4”!致敬高温下的劳动者——
管道工人:快点快点再快点 他们和时间赛跑
8月29日下午两点,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市自来水公司九龙坡营业管网所值班室的宁静:九龙坡区直港大道附近,一处供水管道阀门出现故障导致漏水。
管道维修工作人员谢学翰接到抢修任务,立即带领班组成员前往故障点抢修。
谢学翰今年32岁,从事供水管道维修工作已经12年了。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后,他和同事小跑着来到故障点开始抢修。
漏水的水管位于路边的一处边坡绿化带,喷出两米多高的水柱。喷出的水打在附近的树叶上,落在抢修人员的身上,发出“噼里啪啦”的水声。不一会儿,谢学翰和同事已全身湿透。
“阀门胶圈破了,要马上换一个。”
凭借丰富的抢修经验,谢学翰很快发现了问题,立即组织班组成员抢修。
“快点,我们尽最大努力最快完成抢修。”
谢学翰一边抢修,一边激励着同事。20分钟左右,抢修完成,居民用水未受影响。
类似的户外巡检工作,谢学翰和同事们每天要重复多次。
高温期间,为了保证供水要求,按照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和市城市供节水事务中心的安排部署,重庆水务股份公司进一步加强了供水管网及附属设施的日常巡检工作,做好突发爆管事件的应急处置。
谢学翰说,作为管道工人,就是要尽早、尽快消除突发的供水问题以及各种隐患,“我们快一点,居民用水问题就能少一点。”谢学翰说。
江津发布
迎峰度夏战高温
多措并举保供水
8月28日,记者从江津区城市管理局获悉,连续高温以来,在日供水量突破21万吨的用水高峰期,各水厂、加压泵站和供水管网稳定运行,城区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100%;期间完成各类热线咨询解答3000件,解决各类用水问题731件,确保了夏季高峰期安全优质供水。
8月27日下午5时,江津供排水公司新德感水厂,工人在平流沉淀池打捞浮渣。记者 贺奎 摄
“我们加大各水厂供水设备设施检修和保养力度,对检查出的设备故障和隐患及时进行维修、整改,整改率100%。”该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除此之外,通过应急指挥中心在线监测压力遥测点实时掌握主城区各区域实际水量、水压情况,发挥城区7个供水加压站调蓄能力,保障用水高峰期间供水管网安全、稳定、足压运行。
8月27日下午5时,江津供排水公司新德感水厂,工人在巡查滤后水质。记者 贺奎 摄
同时加大水质监管力度,通过城区供水管网上29个水质监测点进行全链条水质管控,确保供水从“源头”到“龙头”全流程安全。以实行“全天候”服务,确保供水服务热线24小时畅通、抢修人员24小时待命,随时受理高峰供水期间用户各类用水诉求。
万盛发布
筑牢供水“生命线”
“南桐镇801村831号住户水阀漏水,请尽快前往查看情况……”8月28日上午9点45分,万盛供排水公司管道维修工人犹泳接到公司的派单电话,立刻戴上安全帽、挎上工具包前往现场。
9点56分,犹泳到达现场,经过仔细查看,他发现水表完好无损,水表后阀与水管连接处有轻微滴漏现象。犹泳关闭总阀,拿出管钳、活动扳手、梅花扳手等工具将表后阀门取下,发现橡胶垫片因长时间未更换已老化,他快速而熟练地换上新橡胶垫片并拧紧阀门。由于天气炎热,短短5分钟,犹泳的衣裤就已湿透。
今年刚刚30岁的犹泳成为维修工人已经5年,他维修技能熟练,对城区大街小巷管道铺设位置也了如指掌。
“我们维修团队共有9人,主要负责东林水厂、二水厂、方家山水厂、城区及周边供水管网和195台市政消防栓的巡检及维修工作。”犹泳告诉记者,6月以来,我区供水一直处于高位运行状态。由于气温升高用水量增加,导致突发漏水现象增多,加上部分水管老化,很容易导致水管热胀爆裂,因此,他和同事坚持24小时待命。
(来源:重庆日报 新华网 上游新闻 江津发布 万盛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