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荷已露尖尖角
——重庆市水务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探秘
●叶 洋
红墙青瓦、绿植环绕,小家碧玉、端庄典雅。这是记者对重庆市水务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第一印象。这座在重庆市南山脚下、长江之滨圈地一万平米建造的重庆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除了有着秀丽的外表,内在又有何过人之处呢?请跟随记者的笔端一探究竟。
“红瓦房”背后的雄心
两幢二层楼的“红瓦房”构成了重庆市水务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骨架。这个由重庆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行业技能人才“黄埔军校”包括一幢生活楼、一幢综合楼、正副两个停车场、一座篮球场。其中,综合楼除办公区域,配有电教室4间、计算机室1间、多功能会议厅1间,设置了电钳维修、水质检验专家工作室和电工、钳工、焊工、液氯工等实训室,同时联合企业搭建了水质检验工、供排水管网实践培训平台;生活楼除办公区域,建有学员宿舍、阅读自习室和餐厅等设施。基地可同时满足400余人学习、170人就餐,以及93人住宿。初步实现了教学设施现代化、教学服务舒适化和教学环境优美化。
实操场地
为支撑高基地做优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庆水务集团整合了培训、鉴定、协会、报社四家资源,成立了重庆水务集团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构建了“四位一体、一心三柱”的战略布局。初步形成了以水务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为核心,水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评价、重庆市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供水节水》报社为支柱的抱团发展、相互促进的一体化格局。
据悉,重庆水务集团不仅对培训基地软硬件升级改造,还把员工工资总额的1.5%作为教育培训专项经费,同时激励职工钻研业务,学以致用,对职工申报初、中、正副高级职称通过者给予对应职级的现金奖励,计入每月工资总额发放。
出台政策、机制扶持,重庆水务集团的目的就一个:举全力支持高基地建设发展,使之为集团乃至全行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把高基地打造成水务行业的一张金名片。
“高大上”展示的决心
“高大上”不仅体现在高质量建设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更要把重点放在以高规格培养水务技能人才上。2017年12月,重庆市水务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经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被授予重庆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称号,这无疑为基地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机遇。
经过两年的建设,高基地通过培训模式、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校企合作、技能人才评价和培养规律等方面的专业调研、行业论证逐步摸索出“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行动体系课程结构和过程性评价体系。初步形成了“以需求为导向、以学员为中心、以技能为本位”的培训体系,基地“服务企业,服务生产一线”的特色逐渐确立。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也为高基地培训方式的丰富带来了契机。依托线上培训平台,基地一改以往“单打一”的传统培训模式,采用“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二元培训模式,为年度培训计划的完成夯实了基础。“触电的感觉很不一般,我们也‘高大上’了一回。”面对首次运用网络技术和云平台开展教学的老师感慨颇深。
高基地的“高大上”不是孤芳自赏的自诩,而是实实在在与行业的同气连枝、同频共振。基地根据供排水行业发展状况和企业技能人才培训的实际需要,组织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编写了涉及《净水运行工》《污水处理工》《供水营销工》《供水管道工》《排水管网工》《水质检验工》《供排水设备维修电工》《供排水设备维修钳工》等工种的一套水务技能培训教材共八本。目前,该套教材已用于供排水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中。
“高大上”还是受培对象的感受。基地打破传统的培训思维和模式,充分利用“贴近企业”的优势,灵活地创造了“订单式”培训和“送教上门”等服务项目。“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企业缺什么,我们就给什么。”这无形提升了教培双方的合作黏性,为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根基。同时,把课题设在车间、设在现场,不论路途遥远,学员多少,只要企业需要,我们就把培训送到。进一步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操作性,有效缓解了工学矛盾,降低了企业的培训成本,切实提高了受训学员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成绩单”显现的信心
高基地经过两年多的耕耘和打拼,以务实的办学理念、科学的课程设置、完备的培训体系和灵活的培训模式赢得了行业的认可和赞许。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会长章林伟一行来基地考察参观后,对基地建设的成果给予高度肯定和赞赏。基地成功入围住建部建设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试点单位(机构)名单。中国水协、北京市水协、贵州省水协、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河南中州水务集团、深圳水务集团、武汉水务集团、恩施市自来水公司、四川大竹泓霖自来水公司、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水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一大批行业单位纷至沓来参观、交流,有力扩大了高基地的社会影响力和行业美誉度。
学员培训方面也硕果累累。高基地两年总计举办职业技能培训78期,共计培训学员3824人次,其中开展校外合作培训8期,培训学员902人次。培训工种涵盖净水运行工、污水处理工、供水营销工、供水管道工、排水管网工、水质检验工、供排水设备维修工。
此外,高基地勇担使命、践行初心,协助重庆市化医农林水利工会、重庆水务集团成功举办2019年重庆市水务行业“绿水青山杯”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并以此为基础,斩获2020年全国水务行业技能大赛总决赛的主办权。
展望未来,高基地负责人徐踊表示:我们将致力于构建完备、系统、有效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着力扩大规模化培训示范效应,注重提炼科学合理的基地建设工作经验,秉承“诚信 专业 高效”的培训理念,服务“人才强企”战略,为推动水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