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瞰胜楼记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水苑文萃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阿依达克 • 叶尔肯别克

    作为新疆人的我前来山城求学已有两年,却还未详尽的游览山城的每一处名胜,这让我有了趁周末多出去走走,遍览山城美景的想法,然时值八月,阴凉清爽的天气却是极为难得,上个周六正是这炎热的八月中难得的阴凉日子,我亦不肯放弃这一难得的机会,一番收拾便直奔此前就已有游览之意的鹅岭公园瞰胜楼——重庆渝中半岛最高峰最高楼。

乘一号线至鹅岭站,再向南步行约700米就能来到瞰胜楼所在的鹅岭公园。在步行前往鹅岭公园的途中,天边落下毛毛细雨,行至公园门口,雨势渐停,随之便有雾起于江上——雾都名不虚传。

鹅岭公园坐落在鹅岭的最高处,始建于清宣统元年,即1909年,是重庆爱国实业家李龢阳为其父修建的私人花园,其历史悠久;园中有艺卉园、石绳桥、飞阁、瞰胜楼等著名的人文景观,使鹅岭公园成为重庆著名的人文历史名胜。进入公园向东北方向拾级而上,便能隐约瞧见瞰胜楼的雄姿。向公园深处深入,沿途亭台楼阁成群,参天古树林立,在爬过几百米的台阶之后,瞰胜楼的庐山真面目就展现在我的面前:其高七层四十余米,长联《提重庆鹅岭瞰胜楼联》悬于入口门柱之上,其楼气势宏伟,耸于鹅岭之巅,立于两江之间,可瞰山城两江四岸之胜景,好一个瞰胜楼!

瞰胜楼记1.jpg

瞰胜楼原名两江亭:1965年,为周恩来总理陪同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来渝参观时观赏山城夜景,由时任重庆市副市长岳林亲自批准,临时搭建一楼一底简易木结构楼阁,取名“两江亭”。在1984年改建后改名瞰胜楼。我抬步进入瞰胜楼内部,逐层而上,每一层楼都有人在欣赏大美重庆的美景,且每上一层楼,视野就开阔一分,正应了那千古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到最高层,此处的视野极开阔,山城方圆十数里的江北、渝中、南岸、沙坪坝、九龙坡等区和长江、嘉陵江可尽收眼底,由于雾气升腾,渝中、江北、南岸的高层建筑已半隐雾中,江上浩浩烟波,极目远眺,视线的尽头也尽为雾所蒙,其景如诗如画,恰如刘禹锡名句“凌云烟雾遥望阑,青山茫茫望不尽”。恰逢此情此景,如此别致的体验不禁让我感慨:今日没有白出门!

瞰胜楼记2.jpg

遥望渝中、江北CBD,以及周围如林的高楼,有许多幢早已高过瞰胜楼的最高层,这不得不让人感叹:1984年的瞰胜楼是当之无愧的重庆最高点,如今却早已让贤,瞰胜楼建立之时正是国家改革开放初期,此后四十年,整个中国早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重庆也不例外:城市GDP突破三万亿元,总量已经是全国城市第四位,且增速保持在全国前列;全面改善了人民生活,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这些成就与改革开放密不可分,如今四十年光阴荏苒,瞰胜楼矗立于此,每日得见重庆发展新气象,是否也会感慨中国在过去四十余年举世瞩目、令人讶异的发展成果?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渝视察,赋予重庆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两大定位”,为重庆立足西部、服务大局提供了根本指引。展望未来,重庆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西部金融中心,将继续坚持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牢牢把握“两大定位”,推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等国家战略,必将创造更加美好,更加辉煌的未来。而瞰胜楼也一定会矗立于此,聆听络绎不绝的游客对重庆新发展的热议,俯瞰未来光明、气象万千的新重庆胜景。

一番感慨,胜景使我不忍离去,可天色将晚、大雨将至,不得不让我下楼而去。巍巍高楼,外雄而内秀,实为观景赋怀之佳处,待我进德修业、览群书而富文采,定再登斯楼,咏兴赋怀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