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福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东南区水厂党员创新工作室开展的《一种自来水厂加药间除尘装置》《应用粘度计对聚丙烯酰胺溶液制备装置的管道改造结构》两项科技创新项目,顺利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授权,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加上此前《一种自来水厂翻板滤池加盖装置》《一种可实现断电断气保护的气压控制装置》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和实用新型专利证书,目前,东南区水厂党员创新工作室共有4个项目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此次获得授权的两项专利中,《一种自来水厂加药间除尘装置》能节约安装成本、改善加药车间环境以及保护设备不被药粉腐蚀,降低工作环境中的粉尘伤害,保障员工职业健康;另一项专利《应用粘度计对聚丙烯酰胺溶液制备装置的管道改造结构》通过对加药管道的改造,解决了高密度澄清池在进行水处理工艺时如遇设备故障、配制系统无法投加药剂的问题,进一步确保高密澄清池出水水质。
技术过硬 为水厂发展注活力
此次取得两项专利是自来水公司东南区水厂党员创新工作室取得的重要技术攻关成果,标志着自来水公司在技术创新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全面提升供水保障能力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福州市自来水公司东南区水厂党员创新工作室于2023年1月成立,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创新成果如此“高产”的背后,依托的是强大的“智囊团”。党员创新工作室由工艺技术组、设备检修组、生产制水组党员骨干组成,现有人员15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1人,专业技术中级职称2人,专业涵盖排水工程、环境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自动化、电气自动化、建筑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东南区水厂党员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挥年轻化、传帮带、钻技术的优势,承担着公司重大技术革新、设备改造、工艺课题研究等工作。
研以致用 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东南区水厂党员创新工作室深入开展各类技术创新活动,为实现降本增效、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着有力支撑。目前,两项科研项目《生物活性炭滤池性能评价及运行参数优化研究》《清水池水力模型试验》已顺利完成结题,后续将加速推进这些科研项目成果应用于水厂生产实际中。
其中,《生物活性炭滤池性能评价及运行参数优化研究》通过研究东南区水厂臭氧活性炭系统、提高生物处理后的出水水质,为后续各水厂进行深度处理工艺改造升级提供数据支持,对提升福州饮用水水质和保障饮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另一科研项目《清水池水力模型试验》,通过数据分析、生产试验、得出最优消毒剂投加方案、存储方案及生产数据调控方案,进而保证出厂水余氯波动在20%以内,减少药耗、保障水厂生产稳定运行。
勇攀高峰 创新成果赋能供水服务
东南区水厂党员创新工作室深度参与水厂各类改造提升项目,着力解决供水生产中的大小难题。特别是在提升水质安全方面,团队成员运用生产运维管理平台,做好从源头到出厂水的全流程管控,解决生产、工艺流程的薄弱环节。
作为碳排放测算试点项目,团队成员首次全面整理并建立了城镇自来水厂各工艺环节的碳排放清单,填补了福建省在水厂各工艺段碳排放核算方面的空白;并通过优化取水点位、升级制水工艺、加快智能化建设、实施碳排放碳减排措施,提升精细化管理,让东南区水厂升级为全市首座低碳高品质水厂。
未来,东南区水厂创新工作室将继续在创新研发、精品打造、知识产权获取等方面再接再厉,积极开展专利的撰写、申报、注册及专利成果转化工作,以党建引领带动企业创新创效,为供水事业高质量发展增基赋能。
(黄锦秀 郑怀远/文 严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