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是风景如画的美丽公园,地下是高效运转的再生水厂。
三年来,成都环境集团空港环境公司污水处理总量达14089万吨,可再生106个成都锦城湖!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空港环境公司的三个污水处理厂项目全面了解它们——
· 如何助推一江碧水浩荡东流,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 如何打造“智慧大脑”,创新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 如何成就高品质人居生活环境,助力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
01 两年!落成三座地埋式污水处理公园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于一身
杨柳河畔,芳草萋萋,鱼翔浅底,白鹭翩飞,三三两两的垂钓者悠然自得,俨然一幅和谐共生、美美与共的画卷。从牧马山水质净化中心经过处理的再生水,达到《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1/2311-2016)后,正源源不断地排向杨柳河,一路高歌奔向岷江,汇入长江。
“我们用两年时间在双流建成了三座地埋式污水处理厂。”空港环境公司项目相关负责人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微笑。
航空港三期地面公园
九江一期地面公园
牧马山二期地面公园
如何变“邻避”效应为“邻利”效应,使污水处理厂兼具“面子”和“里子”,实现污水处理厂与周边环境的“共融共生”,为城乡环境增添靓丽“底色”?
“我们采用高效节地型五段式AAOAO生物处理、高效生物臭气处理、反硝化生物滤池等行业领先技术。现在,附近很多老百姓都会到我们的污水处理厂散步。”空港环境公司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牧马山污水处理厂二期,地面景色宜人,繁花硕果,四季更迭;地下灯火通明,机声隆隆,夜以继日。来自双流区城市和乡村各个角落的生活污水,汇聚到这里后,经过预处理、五段Bardenpho(巴顿甫)、气浮池、深床滤池、紫外线消毒工艺,经过设计17.11小时的停留,成为了再生水,循环利用于生产生活、补给流域水生态。
据了解,空港环境九江污水处理厂一期、牧马山污水处理厂二期、航空港污水处理厂三期项目均于2020年春开工建设,两年后正式落成双流投运。
截至2024年5月,空港环境公司污水处理规模达28.78万吨/日,含九江一期、牧马山二期、航空港三期污水处理厂以及代管运营的8座乡镇污水处理厂、100座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代管运营21座污水提升泵站,污水泵站提升规模21.9万吨/日。
目前,公司污水处理量约占双流全区污水处理量的52%。
三年来,污水处理总量达14089万吨,相当于再生了106个成都锦城湖,成为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于一身的生动范例!
02 初试!探寻管网“可视化”之路努力实现高效管理、精准治污、降本增效
“在集团‘一三六’发展战略指引下,我们一面注重抓‘市场拓展’,一面尝试新技术在污水治理中的有效应用,提高科学治污能力!”空港环境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给城乡污水治理加上“智慧大脑”,筑牢生态屏障,书写人民满意的绿色生态答卷,空港环境在发展新技术,助力污水管理和降本增效上的探索,已然初见成效。
公司以九江污水处理厂一期为试点,经过一次次探讨,提出“不仅要做好污水处理厂的管控,还要走向管网前段,探索了解污水在管网中运行情况”的工作思路,开启了一场地下污水管网“可视化”探寻之路。
九江污水处理厂一期主要服务九江街道马家寺、大井等片区,服务面积4.63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10万人,日处理污水量为2万吨。“小而精”的规模为公司建设GIS系统,形成厂网“一张图”提供了可能。
公司GIS系统项目负责人介绍说:“清晰展示双流区2000多公里管网的分布与动态巡检情况,及时掌握突发情况及影响面,是我们建设GIS系统的目标。”
为推进项目进展,公司组建了GIS系统建设工作专班,抽调精兵强将加入,开展设备采购、机房选址、招投标、管网资料整理、管网信息录入、人员培训等工作,每一步都做到了有效衔接、统筹推进。
经过近一年半的建设,通过不断发现问题、分析不足、提升完善,实现了地下管网“可视化”,提升了双流区排水设施管理的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为有效分析并解决排水设施规划、建设、改造、运行管理中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为下一步片区排水设施智能管控和高效运行打下了基础。
03 升级!持续推动“人控”向“技控”变革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打造“一支核心污水运营管理团队+一个GIS运行管理平台+两套智能化管理系统”是空港环境公司2024年提出的奋斗目标。通过“1+1+2”的核心竞争优势,力争实现 “筑巢引凤”式的市场拓展方式,为集团降本增效、冲刺“千亿”目标贡献更多力量!
在GIS平台上集成污水处理厂智能化管理系统,能实现智能加药、精确曝气等全流程智能化运行,进一步降本增效,提升能耗优势;同时,集成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设施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对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设施出水水质实时监测,尾水远程循环处置功能,严守安全排放“最后一关”。
据了解,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设施具有分布地域广、管线长、管理难度大等普遍存在的难点问题,依托GIS数字化管理,能远程监测到水中DO(溶解氧)、MLSS(污泥浓度)、orp(氧化还原点位)等关键数据运维指标。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后台能够及时响应,进行远程控制。
2200多年前,李冰父子以“深淘滩、低作堰”的智慧,兴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成就了成都天府之国的美名。迈入信息化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城市流淌的“血液”和重要生产要素。从“治水”到“治数”,从“人控”到“技控”,不断赋能污水处理“智慧大脑”,需要我们持续发力。
未来,空港环境公司将聚焦主业,继续推进污水处理“智慧化”,为成都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成都环境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