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郑州市郑开同城东部供水工程刷新河南省大口径(直径3.2米)钢顶管施工领域最长顶距纪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供水之窗

“贯通了!贯通了……”8月18日上午,顶管机的轰鸣犹如远古的战鼓,催征最后的薄壁,随着最后一声“隆隆”的巨响,BJ4-3洞门挡墙的缓缓倒下,河南省郑州市郑开同城东部供水工程(一期)设计变更(前程大街东-九龙水厂)项目BJ4-1→BJ4-3区段顺利贯通。90多个昼夜不息,穿越黑暗,终见曙光。

郑州1.jpg

此次顶管施工的亮点在于其一次性单趟顶进距离达到了1260米,双趟累计顶进距离更是达到了2520米,成功刷新了河南省大口径(直径3.2米)钢顶管施工领域的最长顶距纪录。自2024年5月9日开工以来,郑州水务集团楷顺建设公司第七项目部历经90余天的艰苦奋战,高质量完成了建设任务,安全顺利贯通,为郑开同城东部供水工程项目建成通水打下了坚实基础。

超前谋划  细绘蓝图

为确保工程安全顺利施工,楷顺建设公司第七项目部超前谋划,科学部署,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全面分析研判地质条件,不断优化设计、完善施工方案,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历史资料确定可行设计方案,技术人员反复查阅原始图纸资料,做好数据记录,汇全员之智,出非常之策,制定安全快速顶管的最佳方案,为安全高效掘进提供技术保障。全项目部上下拧成一股绳,紧盯生产一线,强化现场管理,使用新设备、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确保安全生产高效推进。

郑州2.jpg

落实责任  挂图作战

为推动工程贯通工作落地见效,按时完成目标任务,楷顺建设公司锁定目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紧盯施工重点、靶向发力,严格落实安全技术措施、施工方案、施工标准等要求,以“图”督战,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做到“顶管施工具体化、具体工作责任化、责任落实高效化”,确保整个贯通过程目标清、方向明、质量高、速度快。

上下齐心  共克难关

面对全断面砂性土带来的巨大阻力和顶进难度,项目采取了土体改良措施,通过在减阻泥浆中加入高分子聚合物,显著降低了顶管机在砂性土中的顶进阻力。在1000吨油缸顶力的设计要求下,项目部针对现场地质情况,及时优化顶管方案,顶进过程中油缸顶力始终保持在设计要求内,全程未启动中继间,为安全顶管提供了坚实保障。

殚精竭虑  筑牢安全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项目部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将安全文化的“导向、凝聚、约束”充分体现,“做顶管最注意安全,洞内情况复杂、难以完全估测,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必须严格把控。”这是项目团队的共识,为确保供水顶管建设安全管理科学化、有序化、合理化和高效化,项目部以双重预防机制为手段,对施工作业中安全防护、临时用电、消防器材配备、机械设备等进行全面安全排查,定人、定责、定时进行整改,及时消除。确保安全生产“零事故、零伤亡”贯通目标。

标准管理  精创工程

走进项目工作面,现场干净整洁,物料定置码放,顶板支护锚固可靠,线缆管路吊挂符合标准,制度规程牌板齐全,各种安全标识清晰,处处彰显着“精品”精神。

为确保项目标准化施工,楷顺建设公司充分掌握施工关键点、风险点、重难点,采用三台阶施工,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同时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化“党建+安全”模式,将党建融入施工生产管理全过程,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规定,提高项目安全管控水平,实现党建工作与工程管理双融双促。

科技引领  品质创新

长距离顶管施工中,轴线精度控制是极为关键的一环。顶进段地质条件复杂,地层起伏较大,既有全断面砂性土,也有黏土夹砂土,这对轴线精度的控制提出了巨大挑战。在顶管施工过程中采用了激光经纬线技术,其发射出的高强度红外线激光能够精准照射到1500米外的导向靶上,从而精确控制轴线偏差,确保顶管机头以最佳姿态进入预定位置。

此外,由于顶进距离长,沿线穿越了复杂地形,建筑物、墓园、道路、线杆等。为了确保安全,项目部在沿线布设了沉降监控点,并进行了严格的监测工作。同时,在地面设置了应急注浆管,一旦发现沉降迹象,即可迅速进行注浆抢险,确保了施工安全和周边建筑物的稳定。

同时,项目部注重供水建设信息化管理应用。通过人脸识别和人员定位系统加强了对人员实名制的管理,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郑州3.jpg

郑开同城东部供水工程(一期)设计变更(前程大街东-九龙水厂)项目BJ4-1→BJ4-3区段的顺利贯通是项目施工建设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全体参建人员向更高目标迈进的新起点。郑州水务集团楷顺建设公司以“冉红·楷顺”党建品牌为引领,有效利用施工黄金期,明确重点任务,细化时间进度,顺利完成生产任务。

(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