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污水变清流——广汉农村污水集中处理实现智能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排水卫士

  “以前,这里堆满了建筑垃圾,臭气熏天,现在变成了有着潺潺水流、种着花草的生态小湿地。我们很满意。”看着矗立在家门口的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站,住在广汉市高坪镇白里村聚居点的刘大姐很开心。
  让刘大姐高兴的污水集中处理站,其实是一种创新的蜂窝式智能化污水集中处理站。相较传统的污水处理设施,其成本低、安装简单,还能实现远程控制、无人化运行管理。
  截至目前,类似高坪镇白里村聚居点的智能污水集中处理站,广汉市已经修建了10个,部分处理站已经正常运行,其余处理站处于调试阶段。
  这种全新的农村污水处理模式,是广汉生态环境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农村污水问题的一次探索。



图为经处理后的小溪水质。


  建设智能污水集中处理站,实现终端自主、远端调控的管理模式
  别小看这个占地不足10平方米的不锈钢体设施,它能解决白里村聚居点大约260人、20立方米/天的生活污水处理问题。
  何为“蜂窝式”?顾名思义,就是像蜂巢一样,可以独立成为空间,也可以合并形成整体。如果这一聚居点用户增加,可以增加模块数量来扩大污水处理量。如果聚居地要迁移,模块化设备也可以随着进行分解、组合。
  这一功能得以实现,主要基于建立的云管理平台,通过采集运行及视频数据传输至云平台,实现终端自主、远端调控的管理模式。这样不仅能减少人力投入,也可以随时对其功能进行调整。以前每个污水处理站,至少需要2到3人进行管理,现在10个污水处理站,也只需要几个人就可以完成。而工作人员的主要任务是从事物料、药剂配送或配件检修等,就算污水处理站点位增加,人员也不需要增加。
  与修建传统污水处理厂相比较,蜂窝式智能污水集中处理站不仅节约了大量的管网建设投入和土地资源,还大大节省了全系统维护成本,可谓一举多得。
  实现站点自主运转、远程云端调控管理
  2020年以来,广汉生态环境局针对农村生活污水点位分散、难收集、难管理、后期运维成本高等一直亟待解决的“病灶”,通过物联网技术,建立云平台,实现站点自主运转、远程云端调控管理;针对乡村污水站规模小、运输条件差的问题,通过处理设备模块化,根据水质、水量和处理标准灵活搭配、组装的方式来解决;针对污水处理设备离居民点近的问题,改版工艺模式,采用活性生物膜处理系统,减少噪声和气味的产生。
  短短几个月,广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诸多问题迎刃而解。
  水质可达四川省农村污水排放一级标准
  广汉生态环境局还派专人不定期对白里村站点出水水质进行检测,目前白里村生活污水处理站总排口的水质,均达到了《四川省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同时,建设方将站点周围地块进行了平整和绿化,修建了一个小小的生态湿地公园,成为聚居点一处亮丽的风景。
  好事传千里。白里村的实践,还引来了绵竹市、什邡市、罗江区、旌阳区等周边生态环境部门前来广汉学习参观。
广汉生态环境局局长曾勇表示,下一步,周边居民可以利用远程对话系统,对污水治理情况随时进行监督,还能举报反映其他生态环境问题,成为生态环境部门的“水质监测员”“网络员”。相信这样的新技术定能助力广汉加快建设更清、更美、更兴旺的乡村。
  不仅如此,未来污水处理站点还将变为信息服务终端,将为周围老百姓提供物流、天气、地震预警等信息服务,对乡村实行精准化管理,由生态振兴服务产业振兴,从而实现乡村振兴。(廖 忆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