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县委书记谈节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委书记穆贤清:坚持节水优先 绘就马山“新画卷”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节水先锋

马山县位于广西中部,居红水河中段南岸、大明山北麓,总面积2345平方公里,境内水资源丰富,红水河年均入境水量687亿立方米,53座水库总库容1.07亿立方米。近年来,马山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坚持把节水型社会建设作为促进经济发展、转变用水方式的关键之举,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升,2023年,马山县获评全国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制度先行  筑牢节水支撑保障

马山县始终把节水型社会建设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注重政府主导和政策引导,抓好制度建设和责任落实,促进节水工作落地见效。

拧紧组织“保障阀”。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领导小组,形成党政领导、专班推动、部门参与、乡镇村(社区)落实的节水工作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保障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扎实推进。

画好节水“施工图”。坚持规划先行,把节水工作要求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科学编制了《马山县节水行动实施方案》《马山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方案》等规划文件,明确目标定位、总体思路、基本路径和政策举措,为全县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用好考核“指挥棒”。制定一系列推动节水工作的规章制度,将节水工作纳入政府和部门考核内容,把创建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任务逐级分解,纳入乡镇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并实行严格的考核机制,压实各级主体责任。

精细管理  严把节水源头关

马山县坚持从源头上把好节水关,严格按照水资源费征收有关规定,实现依规用水、依规节水。

科学制定用水计划。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用水计划,实行用水户计划用水管理,根据上年度取用水情况,核定下年度取用水指标;辖区内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取用水户和公共供水管网内100%的非居民用水量全部纳入计划用水管理。

完善供水计量管理。聚焦工业用水一级计量管理,不断强化工业企业配置计量水表、控制仪表,加快更新内部用水计量系统,升级改造老旧损坏及非节水型器具,累计安装延时自闭冲洗阀、分档挂式水箱、节水龙头等255套(个)。

推进用水价格改革。推行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阶梯水价制度改革,实施公共供水非居民用水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通过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有效抑制过度用水,进一步提高和增强企业、居民用水效率和节水意识。

完善设施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马山县聚焦农业、工业、城镇生活等重点领域用水,多方面实施综合性节水措施,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积极推进节水型灌区建设。大力实施大坛水闸、乔老河二期、乔老河三期、九娘河水系修复工程和河道整治项目等建设,“十四五”以来,全县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6亿元,同时,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2022年实施了中型灌区骨干渠道水毁修复,农田节水面积达到13.5万亩以上,扩大了高效节水灌溉覆盖面积,年节水72.8万立方米。

注重技术创新推广节水技术。指导1家工业企业完成重点用水行业企业节水型企业建设;2023年,马山县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7.45%,工业用水计量率100%,均已达到《马山县节水行动实施方案》中的控制目标,节水型企业建成率100%。

优化和改造升级用水管网。推广使用节水型器具和产品,对跑冒滴漏的管网进行全面改造,降低管网漏损率;积极开展非常规水利用工作,将非常规水用于绿化灌溉和景观池补水,并规划新建一批绿化喷灌系统,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共同发力  增强全民节水意识

马山县坚持以节水宣传为先导,打造全员动员、全民参与、全社会支持的节水工作格局,使节水成为全社会的良好风尚和自觉行动。

节水宣传凝共识。坚持把宣传教育作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为契机,推动开展节水知识进校园、节水技术进企业、节水器具进社区等活动,全方位宣传节水知识,形成“处处抓节水,人人都节水”的良好氛围。

节水载体做表率。全面开展节水载体建设,重点打造节水型单位、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居民小区等节水载体,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成率达50.82%,重点用水行业节水型企业建成率达100%,建设市级节水企业2家,有效示范带动全社会节约用水。

节水奖励增动力。健全完善以奖促节机制,出台《马山县节约用水奖励办法》《马山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办法(试行)》等文件,以“真金白银”调动各单位和个人节约用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下一步,马山县将坚持节水优先方针,强化用水管理,奋力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书写人水和谐、水润山城的马山“新画卷”。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