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济宁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是这样做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节水先锋

  山东省济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节水工作,把城市节水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以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为契机,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节水机构,加大节水投入,严格规范管理,扎实有效地落实各项节水措施,全面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顺利通过住建部和国家发改委现场考核和综合评审,城市节水工作取得新突破。



图为取用中水降尘现场。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政策体系。
  市政府制定印发了《济宁市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副市长任组长、16个市直部门(单位)和相关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先后出台了《济宁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济宁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济宁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编制修订完善了《济宁市城市节水专项规划》《济宁市供排水专项规划》,为城市节水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技术支撑。
  严格节水管理,夯实工作基础。
  坚持计划用水管理,以用水定额为控制底线,结合用水总量控制和用水实际,科学核定下达用水计划,严格落实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加强用水计量监控,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重点监控名录,建立了节水机构、供水公司和用水大户用水数据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城市节水统计信息管理水平。认真执行城市节水“三同时、四到位”制度,严格落实节水措施,积极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实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水价、非居民用水超定额(计划)累进加价制度,通过政策引导、价格调整,企业和市民的节水意识明显增强。
  创建节水载体,打造节水标杆。
  坚持把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小区作为节水型城市的基础工作来抓,市城乡水务局、发改委、工信局联合行动,组织开展企业(单位)水平衡测试,摸清企业(单位)内部用水状况,完善节水管理制度,强化管理措施,采取先进节水技术,提高节水水平,树立节水标杆。如: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行业内率先采用实施曼透平机技术、中水膜处理回用工程等新技术、新设备,实施节水技术改造,用水单耗远低于国家和地方用水标准。
  济宁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任城区任兴商务中心实行智慧节水管理,完善节水管理制度,推广使用节水设备、建设废水回收系统、高效喷灌系统等多项节水技术措施,提高用水效率。
  荷韵花园和森泰御城等小区采用绿色节能施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庭院道路铺装透水砖、透水混凝土,收集来自屋顶和地面的雨水,配套建设雨水滞留、入渗、净化设施,用于景观绿化,既美化了环境,又节约了宝贵的新鲜水资源,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加大非常规水源利用,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
  全面实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完成了太白湖新运河水系景观绿化、济宁高新区廖沟河三期整治及提升工程、幸福溪工程等重点水系整治景观工程,在高新区、太白湖新区分别实施了3.72平方公里、6.4平方公里海绵城市示范片区,提高雨水集蓄利用能力。
  大力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回用,实施一级A标准升级改造工程,建设再生水调蓄水库和人工湿地,提升再生水水质。把再生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实行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联合调度,加大电厂循环冷却用水使用再生水力度,拓展再生水利用领域,使用再生水进行绿化、环卫清扫、扬尘治理,每天回用规模达到5万多立方米,减少了新鲜水利用量,促进了水源优化配置,为城市持续发展提供了水源保障。(山东城镇供排水协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