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夜以继日战高温,挺膺担当为民生——福州水务工程公司完成福马路交叉口改造提升工程给水管道迁改项目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供水之窗

凌晨时分的福建省福州市福马路交叉口万籁俱寂,路灯昏黄,偶有车辆疾驰而过,带起一阵微风,而后徒留空荡与落寞。几辆工程抢险车在路旁列队,车顶闪耀的警示灯划破了夜的静谧,不远处的几处围挡内,一群工程精锐正在酣战,书写又一篇民生水文章。

福州1.jpg

“确认一下,2号阀门关紧了吗?”

“DN1000管泄压情况怎么样了?”

“好,注意,开始切割断管!”

随着一声声指令的下达,福州水务工程公司三环福马路交叉口改造提升工程给水管道迁改项目的各项工序顺利推进。该项目旨在配合福州市三环福马路交叉口提升建设,据项目负责人林锦介绍:“现状DN1000给水管道的位置拟新设高架桥起坡及桥墩,现状DN800给水管道横穿于侧分带内,提升后侧分带拟改为车行道,管道标高超出了设计地面标高,需要我们迁改及降管。”

福州2.jpg

福州3.jpg

万事俱备  只待东风起

7月12日接水施工前,DN1000管道铺设已完成钢管约220米,DN800管道铺设已完成球墨管约12米,且均已通过试压。林锦多次深入现场与钢管班组、土方班组技术交底,并实地测量配件尺寸,落实土方开挖情况。在近乎40℃的高温下,他沿着管道敷设的设计路线,一路走走停停,挥汗如雨,仔细核实排水点与冲洗点的方位,为施工的安全性与精准性献上一颗“定心丸”。他说:“准备工作越充分,接驳施工就越高效,哪怕缩短一分钟沿线用户的停水时间,都是我们要全力以赴努力的目标。”

如他所说,项目组做足了准备!提前预制的钢制配件早已在现场“待命”,各式各样的设备也整齐“列队”。刚刚巡完5个点位的林锦还没来得及喝一口水,便投入设备与人员的清点确认中,他说:“我们调配了充足的发电机、动力站及抽水车等设备,并配备了土方工、焊工、钩机工等班组人员,同时‘青年文明号’的兄弟们也积极上阵支援,集团与公司领导更是亲临现场关怀指导,为一线人员送来了防暑降温的慰问品,全司上下齐心协力助力主体工程建设,同时竭力提前结束沿线1167户用户的停水时间。”

 福州4.jpg

 福州5.jpg

日夜兼程  惟愿民心暖

此次接水施工涉及4处围挡,北侧DN1000管道采用球墨管与钢管对接方式接驳,南侧DN1000管道与西侧DN800管道则采用钢管焊接方式接驳,高出标高处DN800管道采用钢管焊接方式降管。“市政阀门关闭后,我们从DN1000管泄水口向三三建材市场旁的河道内泄水,再从DN800管接水点开孔后,运用设备抽排管内余水,预估泄水量约达2700立方米。”林锦说。

排干余水后,已是凌晨2时许。施工人员手持标尺,认真在管道上标注记号,并用焊机热熔管壁,预留断管接驳的位置。随着吊机的巨臂缓缓高擎再轻轻落下,预制新管便“安家落户”了。施工人员核准管道口位后,基坑内随即迸发出闪眼的焊花。在漫长的焊接作业中,夜色逐渐从漆黑向浅灰晕开,气温也逐步高升。鏖战了一夜的施工人员继续承受着高温的煎熬,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不停流淌,浸湿了衣裳。管道与工具在高温下也变得滚烫,每一次操作都需要更大的毅力,每一个步骤都显得更加的艰难,但为了赶工期,他们挺膺担当,没有丝毫懈怠。

7月13日15时,项目顺利完工通水。午后时分,福马路交叉口骄阳炙烤,热浪滚滚,涌动的车流依旧疾驰而过,试图尽快逃离高温的笼罩。工程抢险车也仍在路旁列队,你看,工程精锐还在:他们是平凡的水务人,专业且坚定,筑起城市的脊梁;他们是民生的排头兵,忙碌且坚持,回应群众的热望;他们是时代的弄潮儿,热血且坚韧,点亮未来的曙光。

(范燕萍  林锦  方景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