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敖 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正确理解“根”和“魂”的内涵,以“根”和“魂”的要求和标准深入推进企业党建工作,是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必然途径。对于企业基层一线的党支部而言,其存在的根源就是巩固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企的地位不动摇,而其内在灵魂就是提升党建水平。积极研究企业党建及其考核工作,对于丰富和完善整个党的建设、提高党建水平、推动企业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一、创新党建考核的形式
我们往往看到,企业在党建方面的工作大都积累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各项制度看上去都比较完善,很多制度看似循规蹈矩,但是,缺乏与时俱进实际,与生产生活脱轨,执行过程就存在“假、大、浮、虚、空”现象,没有实质性的内容,要想改变诸如此类的情况,就要在完善党建考核工作制度建设的同时,更要兼顾完善考核制度的实用性。明确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支部书记为党的建设“一线总指挥”的职责任务。明确支部成员在党建中的责任分工,确立党建与生产经营之间的关系。坚决防止任务虚置、责任空档的现象,着力解决党建如何引领生产的问题,确保各党建责任主体履责到位、尽责到底。创新党建考核形式的多样化,一是要改变机械的统一的标准工作模式,改变年终一次考核定高低的局面,将考核生产任务与党建工作实行捆绑,着重日常管理和工作完成过程,累计将每完成一项工作的情况作为年终综合考核的基本依据。通过日常的工作信息反馈及活动开展情况,及时全面的掌握支部年度党建工作情况,做到常态化的时时事事处处考核;二是要积极接受党员群众监督。积极扩大党员群众参与范围,主动接受监督,增加党员群众的话语权,让广大党员群众成为党建工作成效的检验主体,纠正对党建工作务虚不务实的偏激认识,把党员群众高不高兴、满不满意作为基层支部党建工作是否有成效的唯一标准。
二、增强党建考核的科学性
增强党建考核的科学性是创新党建考核形式的关键一环,基层各个支部的党建工作都具有自身的规律特性,只有尊重其科学规律,并在工作内容、方法、手段上、机制上不断创新,才能增强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达到真正说服人、引领人的目的。首先,在基层党建考核工作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要重视调研、把好方向,确保符合真实状况与具体创新思维的落实,拟定出统一的考核标准和工作实施细则,并敢于在实施实践中开展对方案的优化、总结等工作,有力提高整体考核的工作水平。其次,考核方案涉及面广、重点多。以当下党建工作中难题为基础,根据各个支部自身的工作特点,找出在党建工作的突破口,引导支部敢于创新思想,革新党建工作的具体方式,敢于进入以往从未涉及或较少涉及的区域,从而构建出符合支部实际发展需要的党建工作,打造出良好的企业党建文化。此外,必须培育其中典型代表,构建出“争相创新,百花竞放”的党建新格局,确保在党建工作示范的引导下,全面推动支部党建工作。最后,考核方案要结合实际。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搭建相应的工作平台,做到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从而达到提升党建考核与被考核工作的整体水平,达到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
三、完善党建考核评价体系
不同的组织对于构建党建工作责任考核评价体系有不同的认知和理解,因此,在构建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时,除了统一的、规范的、规定性的动作外,企业要根据各自的特点,针对性的改进党建考核评价机制,着重考核支部拟定的创新工作特色内容。将党建考核结果与考核单位的选人用人,评先晋升结合起来,完善考核党员工作积分制度、书记考核制度,建立健全党组织考评方案,党建绩效管理,在评定优秀党组织时引入民主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加快构建党建考核制度,全面推动优秀党建党组织的培育,一是要健全“先锋”党组织考核评价机制。将党建工作融入企业重点工作计划,在工作植入上,部署企业重点工作时同步植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发挥;在任务嵌入上,部署安全生产经营任务时同步嵌入党建工作的具体任务。通过植入与嵌入的方式,引导各党组织在工作中争当先锋创先进,从而提升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二是要健全党群部门负责人责任机制。以企业实际情况为依据,制定并健全“基层党组织书记工作情况汇报制度”与“基层单位党组织专职党务工作者工作任务完成情况通报制度”,全面明确人员岗位职责,并每季度对各个层级的党务干部进行考核,有效保证公司党委部署的各项工作在基层党组织中得到落实。三是要利用百分制计分模式进行考核。各单位党组织考核分为先进、合格、后进三个档次,考核分数在90分以上且排名前三的为先进党组织,排名末尾且考核分数在85分以下的为后进党组织。以优秀、称职和基本称职三种档次,评定党组织负责人和专职党务干部。每一季度公示考核状况,并通过相应奖惩机制,调整各责任人的薪资福利待遇与提拔任用程度。
四、强化党建考核奖惩制度
唯有通过合理利用党建考核结论的反作用,才能达到强化党建考核奖惩体系的目的,这一机制是开展党建考核的制度保证与发挥激励作用的直接方式。不论对于哪个支部而言、哪种考核而论,考核都具备压力和动力的双重作用,考核的目的也是为了通过对考核结果的研判来找问题,特别是对于党建工作来说,是为了更有效的杜绝党建工作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与干坏也是一个样。一方面是把考核的结果进行量化并建立奖惩制度十分有必要,这是考核工作取得实效最重要的一种途径。比如将党建工作的考核结果作为重点岗位的人事选用、提干晋升挂钩,作为确定奖金分配、薪酬调整,作为福利津贴制度变革的依据等等,这都是强化党建考核工作的奖惩制度。另一方面是从物质与精神层面上强化党建考核工作也十分有必要,这样才可以确保党员干部、骨干与职工对党建考核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参与性,重视党建考核,考核工作者的工作也相对容易开展,也有利于考核结果的准确性,二者从而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更有利于促进企业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