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杭州水务集团排水公司:“班组微课堂”既是“发光源”又是“受光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党建风采

班组是企业最基础也是最活跃的“细胞”,今年以来,杭州水务集团排水公司不断加强班组建设工作,夯实管理基础,释放基层活力。在一线班组,一种“微课堂”的学习形式正在全面铺开,通过推动班组学习氛围,助推在争创学习型班组建设上再上新台阶。

微主题+微成员  提升班组学习力

班组微课程的设置以班组需求或工作实际为切入点,通过聚焦工作中的某一个点,选题“接地气”,具备灵活性高等优点。在学习对象方面,以班组人员为主体,倡导“三人行必有我师”,实现员工“人人上讲台、个个当学员”。

杭州排水1.png

班组进行“管道潜望镜使用”微培训

罗康作为排水公司由操作岗转到运维岗的一名“新工”,在接到管道潜望镜使用培训的授课通知时,他的第一反应是“我不行”,但在班组同事的鼓励下,通过向老师傅请教、上网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认真备课,授课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班组微课堂就是要淘汰老一套培训模式,由班组长、技术员唱“独角戏”的“我说你听”转变为让职工“过把讲师瘾”,轮流担任老师上讲台分享。让职工走上讲台进行授课,通过备课、讲课、评课的互动学习形式,让大家在思想交锋、观点碰撞中实现知识互通、经验共享、共同进步,实现由“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的转变。

微场地+微课件  提高班组软实力

在微课堂打造中,排水公司根据片区、泵站分散的特点,打破场地对培训的限制,不拘泥于教室、会议室等硬件设施,充分利用工作现场(如管线点、泵站)等“散点式”场地,实现较高的空间利用率。同时,充分利用工作中的 “问题点”作为教学的素材,在工作的同时进行培训,内容非常直观、可操作性强,提升职工时间利用率和驱动力。

杭州排水2.png

泵站电气维修中的“微课堂”

维修班组的培训点往往就在维修现场。“低压开关柜的主要故障有电气元件端子虚接、隔离开关接触不良、断路器触点拉毛等,故障现象多为发热、缺相,等等”。自开展学习型班组建设以来,维修组长刘军常常利用维修的间隙,与班组成员分享故障排查要领。短短的几分钟,他讲得毫不拘束,通俗易懂,大家听得津津有味。“这样的培训实际实用、接地气,我们喜欢。”班组青年骨干们说。

把“维修点”当“教室”,把“问题”当“教材”,现场甚至有“插话式”提问、“调侃式”交流。通过不断创新讲课形式,使“学生”坐得住、学得进、用得上,增强了课堂的吸引力,丰富拓展了“微课堂”的内涵和外延。维修中心正通过全面铺开维修“微课堂”,维修技术和班组驱动力大大提高,水泵自主维保率从37.1%上升到目前的60.3%。

微课时+微流程  激发班组驱动力

班组微课堂通过缩短课堂流程,减少不必要环节,直接切入主题,各部分内容以“纯干货”为核心,提高培训各环节效率。同时充分利用工作中的 “碎片化”时间(如班前会、周例会)进行培训,课程总体时长控制在5-8分钟,提升职工时间利用率。

杭州排水3.png

班组对除臭设备进行现场微培训

周一班会,排水公司某个班组关于“除臭系统巡检操作”的培训在除臭设备现场开展,“要重点检查可能产生臭气泄漏的几个部位,如前池、泵池、出水井、风管、除臭风机等,重点要查看设备运行参数及除臭段臭气数据”。形式并不拘泥于口述,也存在现场实际操作,整个流程走一遍,讲一遍,设备、操作、注意事项一目了然。

目前,班组微课堂已潜移默化地走进班组的每一位成员,员工们也表示这样“短平快”的微培训模式很受用,“微培训”让员工既是“发光源”又是“受光点”。班组建设中,学习型班组的提升与创新能力的培育已逐渐成为推动排水公司进步与增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来源:杭州水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