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网犹如城市的“毛细血管”,对城市防汛排涝起到关键作用。汛期已至,如何给城区排水管网“疏通经络”,保障安全畅通运行?近日,福建省福州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对“杜苏芮”“海葵”期间发生积涝的福湾路进行了探访。
去年,福州城区遭遇两场超强台风,其带来的强降雨造成城区内涝,多路段积水。对此,排水公司迅速实施灾后排水管网改造提升及涝点整治工程,对各类问题采取排水管道清疏及缺陷病害修复、涝点整治、快排通道建设及抢险设备提升等措施,其中积涝较为严重的福湾路于2月28日开始整治,经过近两个月连续奋战,于4月22日完成两侧雨水管的全部清理和疏通。
清疏淤堵 确保畅通
福湾路积涝的原因是什么?排水公司现场负责人李晓聪介绍,台风过后,排水公司立即组织人员对积涝原因进行现场勘探排查,发现由于福湾路位处山体旁,强降雨将山体泥沙冲刷后带入市政雨水管道,造成管道内严重淤积堵塞,妨碍正常排水功能。
福湾路全线雨水管径为1.4至2.4米左右,管径较大,且长度约1.2公里,很难一次性将管内水位排空。为此,排水公司优化了施工方案。作业采用分段施工的办法,将整段雨水管分为几个小段系统进行封堵,并按照小系统进行清疏,这样就可解决调水难的问题。
4月22日,福湾路雨水管清疏作业顺利完成。4月29日晚,福州市区迎来强降水,降雨量达20~40毫米,局部超过50毫米。得益于管道清疏,福湾路防汛排涝系统排水顺畅无阻,未出现积水状况,成功打赢清疏作业后的首场胜仗。
对症下药 一点一策
“对症下药”方可“药到病除”。树枝、树叶、垃圾、沉积泥土等渗透到雨水口、雨水井、支管等排水设施,都是造成排水管网堵塞的原因。针对各类管网堵塞问题,排水公司开展主城区雨水设施全覆盖式运营养护,截至4月30日,已维护完成671公里雨水管道、95185个雨水蓖以及29847座雨水检查井,改造完成36个行泄通道和182处收水口,约占全年计划的36%。
此外,排水公司还开展窨井盖专项隐患整治工作,对451条市管道路的井盖进行无遗漏排查,截至目前,已累计更换存在隐患的井盖159个。同时,针对井盖异响、跳动等长期困扰公众的“老大难”问题,排水公司创新性地采用防沉降井盖消音技术,即结合钢丝绳与特制灌注材料的方法,成功整治了2605个问题井盖,完成年度计划的40%,优化交通出行环境,让城市“静”了下来。此番整治不仅实现了修复工艺的标准化,还优化了施工成本控制流程,树立了市政维护领域的典范。
除了让城市排水管网“轻装上阵”,排水公司还修订完善城区排水防涝应急预案,健全应急调度工作机制,对物资储备、应急措施、人员配备等情况作出详细安排部署。预案要求应急队伍随时待命,应急预案启动后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快速反应,按照网格化巡查的要求对片区内的道路进行全覆盖巡查;针对小块积水区域,要求及时处置堵塞进水井的落叶等杂物,对易积水路段由专人蹲守,随时根据积水情况采取开井排水、动力站抽排的方式解决积水问题,确保“一点一策”。
下一步,排水公司将继续“精准施策”,狠抓排水管网隐患闭环整治工作,全力以赴做好汛期防范准备工作,持续增强城市韧性,为市民创造更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李晓聪 李熠珩 陈旻昊/文 排水公司/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