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乌鲁木齐水投集团柴窝堡水厂巡线员在巡线中发现103省道乌拉白水库东门以东三公里处路面发生渗漏, 险情发生后,柴窝堡水厂领导班子第一时间奔赴现场,立即报告集团公司生产运行部。为将漏损造成的水资源浪费降到最低,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管道抢修“攻坚战”拉开了序幕。
时间就是命令,保供就是责任,应急抢修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彭炜也在迅速集结人员准备设施设备管材,抵达现场对漏损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并现场制定应急抢修方案,随后设置围挡,调用机械设备立即开挖寻找漏点。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杨立新,集团公司安全总监祝建新赶到现场指挥作业,要求现场施工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
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建新,生产运行部副部长郑红霞,深入现场监督供水管道抢修情况,开展督导工作。
王建新强调,此次抢修工作既要有“精度”又要有“速度”,务必强化现场管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安全防护举措,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经查看是DN1200混凝土输水管线承插口胶圈老化发生渗漏。没想到抢修进行到一半却遇到了难题,该管道铺设使用年限已长达三十年之久,目前损坏的管件抢修人员手里没有合适的配件,市面上已无法找到。一方面抢修人员连夜加工配件,一方面柴窝堡水厂考虑到虽有围挡,夜间经过的行人和牲畜不注意就会掉进坑里,安排专人24小时在现场值守观察,如有异常情况会及时报告能以最快的速度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施工期间,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韩红锐,集团公司党委委员、总经理谢东高度重视此次施工,多次询问抢修进展情况,强调安全规范作业,科学组织施工。
天公不作美,就在配件到齐准备安装焊接的关键时刻下起了大雨,给施工造成一定的难度,抢修人员临时搭建雨棚,此刻的水投人没有丝毫退缩,战天斗地,继续奋战在一线,紧张有序地抢修,套上“量身定做”的新抱箍,与管道完美对接。
废寝忘食、连续奋战作业,是水投人的工作常态,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无论春夏秋冬,水投人365天24小时时刻待命始终坚守在供水一线。他们视险情为命令,将保供作为责任,为了确保广大市民的正常用水,用崇高的职业素养守护着市民的生命之源。
(杨芮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