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吴从惠
在一个春寒料峭阴雨绵绵后放晴的日子,部领导及单位同事还有县里有关领导,把我送到了莽山永安村。从此有了个新职务:市驻永安村扶贫工作队长兼永安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农村,我并不陌生。出生在兹,典型的农民儿子。小时,农活基本都干过。犁田插秧双抢冬修……参加工作后,还曾断断续续参加过几次农村中心工作:换届选举、双层经营、计划生育、社教等,早些年,还在桂阳、嘉禾当过短时工作队长。但,讲真,因主要经历在机关,在学校,在部队,没在乡镇一线工作过,对农村工作,只了解些皮毛的东西。对关键根本的问题没做过深入系统地调查和思考。农民的劳动强度到底有多大?收入有多高?农户开支有哪些?哪些是农民最急盼解决的问题?农民的喜怒哀乐是什么?对新农合小额信贷粮补林补等政策感受如何?基层干部如何产生?作风水平如何?干群关系怎样?等等等等,都说不出个所以然。
永安村,紧邻莽山风景区,是个自然条件较好的乡村。这一年,我走遍了全村十三个组四百多农户的绝大多数。结交了一大批朋友,从新老支书到其他村支两委,从小组长普通党员到普通农户,贫困户,都成了好朋友。
我看到党的惠农措施给永安村农民实实在在的福利。取消农业税还发放粮补林补,孩子上学不要钱,大病有医保,农村通公路通水通电,基础设施大大改善,农房改造补贴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要是农民养老问题也解决了,城乡差别就真不大了。几千年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变为现实。永安农民感党恩,永安农民到处诉说政府的好。
因为亲密接触,真实听取农户声音,真切感悟感受农民的喜怒哀乐。这些感受,我陆陆续续通过一些诗文表达出来,写过《我为农户销茶叶》《农村的出路》等文章,又集中体现在那篇《永安村的扶贫实践与思考》的调研文章里。
我和队员们住在村部办公楼里。这栋楼不挨村,位于一块临河的空旷平地里。晚上听水响,早上听鸟呜。吃饭在农户里搭伙。有时没报上餐,饿肚子的情况也有。没有别的娱乐,唯一的活动就是乡间走路。早上六点走到八点,晚上六点走到八点,近两万步。线路也基本固定,连老乡都知道了,这是工作队长在出早晚操。
乡村的空气是清新的,乡村的风景是优美的。早春,紫云英花开红艳艳,油菜开金灿灿。梅子峰、腊烛峰,经常是云雾缭绕半遮半掩。色彩是那么绚丽多彩,形态是那么变幻莫测,简在是个百变美女,说不尽的妩媚妖娆。那年冬天,下了一场特别大的雪。大地一片雪白,早上起来,呵气一团雾,乡间小道上,印下我们一溜清晰的脚印。
从春水泱泱稻田栽新秧,到金风送爽稻谷翻金浪;从溪水淙淙戏水找乐,到寒冰刺骨落叶飘零。地球转了一圈树木大了一轮,我呢,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一年足迹。思考过忧虑过欢喜过也悲伤过,往往涂鸦在诗文里,一鳞半爪,现在看来,正好印证了这一年的心路历程。粗略一数,竟过百篇。诗文使别人可窥探我这一年的心路历程,也为今后个人今后写回忆录留下一份珍贵资料。
农村生活目前而言还是艰苦的。农活没实现机械化之前,劳动强度大,粮油禽兽收入受自然影响大。真正的农业产业收入是低的,不论种还是养。效益较好的是加工业,是副业,是外出打工收入。虽然农民也有不善经营欠缺技术甚至还有赌博懒惰等毛病,但总体是勤奋的。农村、农民、农业的问题,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还应引起全党全社会的重视,因为这里还生活有几亿人口,是个大头。乡村振兴的路子还漫长。
一年的执着,沉甸甸的收获。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信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