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8月,18岁的袁媛进入供水行业以来,先后从事过化验员、生产运行工、值班长等工作。一转眼,就是20多个年头。她始终立足岗位、务实苦干,成为了公司上下知名的“水厂尖兵”,不论是设备机组“听诊把脉”、电气仪表维修,还是制水工艺调控、水质检测分析……她无一不精,把一座日供水量12万立方米的自来水厂管理得井井有条,更把自己的青春、理想、智慧都完全奉献给了水务工作。
生产一线“女能手”:有担当、重实干
扎根岗位的袁媛,一直坚持精益求精,练就过硬本领,在制水一线为帅乡人民饮用水安全尽心尽力,曾被评为江津自来水公司优秀员工。
袁媛和同事一起查看取水点水情
2022年夏,江津遭遇罕见持续高温干旱天气,两江水位汛期反枯,各站点主要设备均处于满负荷或超负荷运行状态,城区供水保障的压力前所未有,几江片区的鲤鱼石水厂更是重中之重。当人们在室内享受空调清凉时,袁媛却顶着43℃的高温,奔波于室内外,投药、消毒、巡检,一刻不停地忙碌着,分析原水浊度、在线数据、出厂水量水压变化,监控管网压力,确保生产平稳运行。她坚持做好从“从源头到龙头”的全过程管理,建立水质检测“三级防线”,实现供水平稳、水质合格率100%,有力保障了江津老城区35万余居民的用水需求。
现场取样检测管网水水质
在2023年的节能降耗工作中,袁媛不断尝试技术改造、降低生产成本,制水药剂碱铝、次氯酸钠单耗同比分别下降了1.51%和1.19%,成效显著。
查看分析生产数据
志愿服务“排头兵”:挺身出、扛得起
在新冠疫情肆虐的时候,袁媛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加入志愿者队伍,不顾个人安危活跃在宣传引导、便民服务、秩序维护等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做到疫情防控和供水保障两手抓,守牢供水“生命线”、筑牢防疫“安全线”。
检查生产工艺运行情况
袁媛坚持每天认真巡查整个工艺流程,保证各环节生产安全,每天两次对厂区环境进行消杀作业。在江津区疫情防控形势最严峻的那段时期,厂里实行了封控闭环管理,她“抛下”家庭第一时间站出来,连续17天坚守在厂里一线,以厂为家、以岗为荣、以苦为乐。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疫情防控和供水保障等工作。袁媛也获得了“重庆水务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表彰。
查看电气系统运行情况
经验丰富“老师傅”:传帮带、育新人
袁媛不仅是岗位工作上独当一面的能手,也是江津自来水公司的老员工。于是,她主动发扬“传帮带”的企业优良传统,毫无保留地指导走上工作岗位的新人们,耐心讲解业务知识,热心分享工作经验,“手把手”地以老带新。
调控生产设备运行参数
为使青年员工尽快从走出校门的学生到合格水务人的身份角色转变,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掌握岗位操作技能,袁媛用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悉心带好每一位新进员工,从基础一点一点入手,教授技能的同时还引导青年员工对每一项工艺进行适应分析和风险因素辨识,让他们在熟悉生产工艺流程的同时,扎实扣好安全生产意识的“第一颗扣子”。
向年轻员工传授工作经验
袁媛不爱计较个人得失,工作、生活中很关心同事,遇到节假日到生产一线指导工作,对她来说已成了“家常便饭”,甚至整年未休过1次工休假。
检查机泵轴承运行温升
水务工作“一块砖”:哪需要、哪里搬
在基层单位,更需要“当家人”是“多面手”,袁媛就还承担着厂区安全和对外协调等工作。她时刻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要求,每一颗“螺丝”都关注到更经常紧上一紧。
挑起化验员担子的袁媛
无论严寒酷暑,袁媛都认真巡查取水源保护区、电力外线、各加压站及高位调节池,严格落实有限空间作业、涉水、动火、用电、开挖、高处作业、吊装作业、检修及委外作业审批监管工作,积极带领大家参加突发水质异常、原水高浊度、雷击停电、无人机反制、反恐防暴等多项应急演练,增强应急处突意识和能力,保证了生产安全“零事故”。
配合社区民警开展安全排查
沟通协调能力较强是袁媛的一个优点,江津区的生态环境、卫健、疾控、反恐等部门和属地街道办、派出所、社区居委会等地方,经常能见到她积极沟通协调有关工作事宜。通过袁媛的努力,让企业拥有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力促进了工作,她也获得了“江津区反恐怖防范工作先进个人”表彰。
巡检工艺水池
多年来一心扑在工作上,或许袁媛在父母看来算不上贴心的“小棉袄”,在女儿眼中不算一位称职的“好妈妈”,在丈夫心中也不是一位合格的“贤内助”,但她舍小家顾大家的辛勤工作、敬业奉献和丰硕成绩,让水务人这个平凡的岗位也发出了耀眼的光芒和炽热。
(文图:江津自来水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