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拜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水苑文萃

■河北兴泰发电公司  何卫东

我国历史最早、经时最长、在民众眼里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就是春节了,春节期间最重要的习俗应该就是拜年。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岁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机关、团体、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随着时代的变迁,地域的差异,观念的改变,春节拜年这一民俗也在不断地演变着。

拜年是老家的主要风俗和仪式。每每过年,院子的树上、大门上、挂起了大红灯笼,方的、圆的、棱的、转的……鸡年有各式的鸡、猪年有各样的猪、虎年有各样的虎等。灯罩上有山水、人物、故事、古诗、谜语等大全。院门口张贴上大红福字和对联,瞬间过年的气氛就浓郁起来了。到了晚上大红蜡烛一点,把个村子笼罩得红彤彤的,街头巷尾、农家小院一下子就沸腾起来了,猜谜语的、读古诗的、看花灯的,还有那嬉笑打闹钻来钻去捉迷藏的孩子们,像赶集一样满街都是。

有些男孩子时不时地放几个小炮噼里啪啦,火星子四溅一团团烟雾;女孩子们就用手指堵起耳朵吱吱呀呀地四处乱跑。小商小贩买卖也抢手得很,花生、糖果、冰糖葫芦等,别的时候可舍不得买,买点得省着吃,一颗花生豆满嘴飘香,一粒糖果甜到心底……

整个正月都洋溢在欢乐和喜庆之中。初一吃完饺子,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服,人人都绽放着春天的花朵,笑容满面!尤其是那些漂亮的女孩儿们,个个花枝招展,美若天仙,真是一幅不可多得的风景。

拜年是春节最主要的活动:就是小辈的,不分男女(没结婚的除外)给大辈人拜年,原则上只限于当家子之间拜年,不过也有乡亲们互相串门拜年的。我爷爷家辈大,来家拜年的人多。每每大年初一,天还不明,村里就热闹起来了,嘻嘻哈哈,有说有笑,一会儿,爷爷家就来人了,排头的人一喊:爷爷、奶奶、给您拜年来了,接着就异口同声地喊起来:爷爷奶奶、大伯大妈、叔叔婶子,给您拜年来了。话音没落,院里就挤满了人。接着又一波爷爷奶奶,一大堆称呼,给您磕头了,院子里的人就跪倒磕头。

爷爷奶奶总是张开手臂边拉人们边一个劲地说:别磕了、别磕了。人们还是磕,好热闹啊,和家族大聚会一样。小时候很期待这一天,就跑出来看,屋里院里,一跪一大片,真壮观,爷爷奶奶招呼人们进屋,人们也不坐,说会儿话就往外走,总之都高高兴兴地给爷爷奶奶说上几句话才离去。

接下来就是乡亲们拜年。来人按乡亲辈分,称呼不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一气就到了中午。另外,乡亲们拜年不局限于初一,只要不出正月,哪天拜年都行,有来家里的,有在街上的。常有人在大街上给拜年,像见面礼一样,该称呼什么的称呼什么,见面说几句话,接着就称呼着:给您拜年、磕这儿吧、拉着手就磕头。

亲戚拜,讲究多。给亲戚拜年有许多讲究。一是讲究日期,单日是有忌讳的,其他日子随便,不出十五,都是春节;二是讲究远近,先去至亲,再去近亲,最后去远亲;三是根据亲疏关系,派出的人员也不同,最关键的是随着生活条件不同感受也不同。

我们中华民族是个礼仪之邦,尊老尽孝是做子女的义务,春节又是个回归原生家庭、重温血脉之情的大喜日子。无论时代怎样变化,无论你在什么地方,无论你干什么工作,都要及时给家里报个平安;无论你买什么东西,无论你用什么方式,无论你用什么礼节,都要向父母回报养育之恩。

愿每个家庭越来越幸福,每个春节越来越快乐,越过越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