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成都青白江:打通乡村供水“最后一米” 4100余户村民用上自来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供水之窗

近日,成都市青白江区水业公司的工作人员驾着工程车,沿着东高路向福洪镇金星村山区进发。进入山区,工程车在崎岖的山道上缓慢爬行,行过几道弯,爬过几个陡坡后,工程车终于在金星村6组的一个小坝上停了下来。从车上下来几位工人,他们卸下工具和水管后,便开始忙碌起来。先在前期安装到位的水箱上接上水管,一路铺设到一个农家小院里。

“李婆婆,我们来给你家安自来水了。”一位工人在院门外喊道。“简直劳烦你们了。”李婆婆高兴地将两位师傅迎进门。两位工人没有丝毫停顿,动作熟练地在墙上安装水管,他们分工协作,安装进度很快,不一会儿,自来水管道就安装到厨房的水缸边。“这边的水管已经安好了,你那边可以打开水阀了。”一位工人师傅打电话通知在水箱旁的同事。“哗”的一声,一股清亮的水流喷射而出,李婆婆脸上露出孩童般的笑容,她喊道:“来水了,来水了!”

青白江1.png

据李婆婆介绍,她家一直住在金星村地势最高的地方,长期以来,吃水用水都要到半山腰的水井中去挑水。丰水期还好,井水充足,站在井边就能将水打上来。可到了枯水期,水位下降,要费很大的劲,才能打上半桶水。“这下好了,有了自来水,用水就太方便了!太感谢你们了!”李婆婆开心得合不拢嘴。

然而,在青白江区像李婆婆家这样一直靠土井、手摇井吃水用水的农户还有很多,他们基本上都居住在龙泉山脉中段的山区。由于地势高水压低、村民居住分散,再加上一些村民习惯吃井水,又觉得安装自来水费用较高,从而不愿意安装自来水。所以,形成了这些偏远山区的自来水管道只通到了村,而没有进入村民家里的局面。

今年2月,为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提升全区供水品质,青白江区水务局会同该区水业公司及相关镇(街道)在充分调研走访、实地踏勘的基础上,正式启动了乡村水务试点工程(农村自来水入户安装),并及时调整制定了“用户定额支出,剩余费用由政府与区水业公司共同兜底”的新型农村自来水入户安装政策。

青白江2.png

为早日实现通水目标,青白江区水务局多次召开工作协调会及项目推进会,按照“多点同步推进”方式施工。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区水业公司已完成投资1.25亿元,共计铺设供水管道约529公里;建设17处泵站、14处高位水池,完成基础设施建设。

据了解,在实施乡村水务试点工程之前,青白江区有4986户未安装自来水的农村居民,在新型农村自来水入户安装政策的支持下,他们积极响应。截至11月底,通过本工程已实现通水4100余户;剩余尚未报名安装的农户,已按照“全覆盖”的要求,将管网预埋至居民房屋30米范围内,具备安装通水条件。这样一来,打通了乡村供水的“最后一米”,深受群众好评。

近年来,青白江区持续推进城乡供水高质量发展,加快完善“源—厂—网”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实现“同城、同网、同质、同价、同监管、同服务”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目标,城乡居民供水能力显著提升。同时,积极对上争取政策资金支持,成为全市唯一区县被纳入全省第二批乡村水务示范县。

(来源 | 度看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