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乌鲁木齐水业集团与高崖子村的十年帮扶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党建风采

12月7日下午,原新疆乌鲁木齐水业集团驻达坂城区高崖子村“访惠聚”工作队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于进江,带着高崖子村村民们的喜悦和感谢来到集团公司,将题为“优质服务、为民解忧”的锦旗递交集团公司党委,这份荣誉不仅是对集团公司“访惠聚”工作队的认可,更承载着集团公司党委对高崖村乡村振兴的殷殷嘱托和期盼,见证着高崖子村的日新月异。

从2013年起,乌鲁木齐水业集团连续派出8批工作队,共50名党员干部职工支援高崖子村,24家基层党组织与高崖子村“访惠聚”工作联合开展各类为民服务活动500余次。今年9月,按照自治区“访惠聚”办公室优化方案,“访惠聚”工作队需返回单位,回望2013年“扶贫”工作队到如今“访惠聚”工作队,10年来,不变的是带领高崖子村乡村振兴的决心和信心,高崖子村始终是集团公司党委牵挂的地方。

乌鲁木齐1.jpg

10年前,高崖子村发展较慢,相对贫困,在一批批派驻高崖子村“访惠聚”工作队的努力下,10年间,改变了这一被动局面,实现“增星摘帽”,得到高崖子村乡政府的认可和高崖子村村民的信赖。大家都说,“访惠聚”工作队干工作有方法、有强烈的责任心、有标准有要求,村民们信任工作队,乡政府支持工作队,在解决村民困难、村民诉求的路上,“访惠聚”工作队之所以得到大家认可,是因为大家始终站在群众的一面,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与村民们的心在一起。

乌鲁木齐2.png

高崖子村常住83户,293名村民。老年人居多,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收入途径单一,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油菜籽、大葱和养牛羊,这是高崖子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每逢到春节、肉孜节,高崖子村“访惠聚”工作队队员,挨家挨户走访慰问,为村民送去大米、面粉、清油等慰问品,为孩子们买一些生活学习用品等,为村民清洗蓄水池,让大家喝上放心水、安全水。

“田地划分有分歧,家庭矛盾问题,小孩上学问题,交通不便利,校车接送问题……都找集团公司‘访惠聚’工作队。”于进江说,在解决村民诉求、矛盾纠纷上,“访惠聚”队员们会第一时间落实,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及时和乡政府反映,与有诉求的村民沟通,尽最大能力解决群众困难。

乌鲁木齐3.png

10年来,集团公司党委把驻村作为自己的“责任田”,始终是工作队的坚强后盾,共计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先后投资修建改建了养殖小区圈舍和基础设施、为村民改建水电基础设施、改造扩建老村委会、对辖区“机耕道”改建翻修、维修改造渠道、增加防溺水护栏,开展村容村貌、田间道路、环境卫生治理、村民广场等惠民生项目建设等等。“资金的投入代表了集团公司党委对“访惠聚”工作队驻村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也充分证明了集团公司党委对驻村工作队的工作支持。”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建新说。

“现阶段,高崖子村两委班子及全体成员工作能力较往年已得到大幅提升,村集体经济也同往年相比得到显著增长,在工作队及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高崖子村整体发展方向已逐步走向正规。”新任水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韩红锐说,集团公司党委也始终将为高崖子村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后盾支持,一如既往助力高崖子村乡村振兴工作,积极贡献力量。

“虽然我们的工作队撤回了原单位工作,但是这么多年来集团公司和高崖子村建立的深厚友谊将长期存在。在今后,我们也会常回家坐坐,唠唠家常,看看高崖子村的发展变化。”于进江说。

多年的工作,一茬茬的工作队队员都与高崖子村村民有着亲戚般的感情,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一样,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的抱在一起,新组建的水投集团将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让“访惠聚”工作队精神不断传承和发扬,让水投人不断传递温暖、绽放光芒。

注:乌鲁木齐水投集团是原由原乌鲁木齐水业集团与乌鲁木齐昆仑环保集团整合组建的新单位。

(安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