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本报编辑部
回首2020,我们见证了祖国太多不平凡和伟大。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中华儿女临危不惧、万众一心取得战疫阶段性胜利,成为全球唯一经济实现正增长的国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果:中国金融体系重点领域的增量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存量风险得到逐步化解,金融风险总体可控;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截至去年9月,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达96.1%,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超过90%。科技方面,独立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嫦娥五号成功带回月壤、深海探测破万米……
同样在2020年,我们记录了中国水务行业发展前行的点点滴滴。从年初行业各条战线的全面战疫,到供排水企业复工复产、保障民生、优化营商环境取得的成效;从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各专业机构的闪亮登场,到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主编的第一本行业蓝皮书——《中国城镇水务行业发展报告(2019)》的重磅发布;从行业才俊聚首重庆全国城镇供水排水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一试身手,到优胜选手代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征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从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第三届三次理事会召开,到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标委会的圆满落幕,您都能看到《中国供水节水》报的身影。
还是在2020年,《中国供水节水》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新闻+服务”理念为抓手,以讲好水务故事、播好水务声音为己任,以媒体融合发展为目标,深耕行业新闻沃土,不断磨砺和锻造采编队伍的脑力、眼力、脚力、笔力,较好履行了“官方喉舌、舆论先锋”的职责和使命。战疫关键期,报社编发全国水务行业疫情防控新闻报道100余篇、H5抗疫专题30多期,党员干部抗疫专题报道16个,向全社会传达了行业战胜疫情,保障民生的必胜信心;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行业重要节点,我们用一篇篇文图并茂的新闻产品架起了行业与民众沟通、交流的连心桥;正式上线中国供水节水报微信公众号,迈出媒体优势互补的坚实步伐;紧跟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及时推出粤港澳大湾区水务论坛、长江经济带九省两市供排水合作发展论坛等热点新闻报道,体现行业传媒的责任与担当……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2021年,我们的目标是办一份读者值得看、喜欢看的行业新闻报。为此,我们将开门办报,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并主动走出去,倾听行业的心声;我们将对栏目从选题到内容进行专业的策划,对每一篇稿件进行全面、细致地审阅和修改,以增强新闻产品的可读性、实用性;我们将积极与通讯员进行互动,第一时间掌握需求,传递编辑思路;我们还将做好报网融合,发挥各自传播优势,打造融媒体新闻平台。
此刻,当我们还在回味2020年走过的帧帧画面时,时间的列车已悄然驶进2021年。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也是报社融合发展的筑基之年。我们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行业读者日益增长的新闻服务需求为根本目的,用好“两山论”,走实“两化路”,用新闻的力量护航中国水务这艘巨轮驶向光辉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