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近日公布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太湖流域片共创建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区)35个,太湖流域片已有149个县(区)完成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县域节水型社会建成率达68%。流域片各省(市)已全部提前完成2025年建成率达40%的目标,其中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建成率分别达87%、86%、84%,位列全国前列。
近一年来,太湖流域片各省(市)认真贯彻“节水优先”方针,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实行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增强节水意识,健全节水政策,强化监督管理,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是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成效明显。2022年太湖流域片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为28立方米(低于全国44%),人均综合用水量395立方米(低于全国7%),以全国10.5%的用水量支撑了全国18.7%的GDP和11.3%的人口。在2022年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福建省、安徽省考核等级均为优秀,流域片省(市)取得“十四五”以来再次“满堂彩”,且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包揽了前三名。
二是节水载体示范引领持续强化。2022年太湖流域片完成约840个节水型工业企业、约1300个节水型服务业单位、约450个节水型居民小区、约20个节水型灌区建设。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芬欧汇川(中国)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青山湖科技城、上海市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企业、1个园区被评为国家级2022年重点用水企业、园区水效领跑者。
三是节水制度政策创新迭代。2022年太湖局联合苏浙沪共同印发《关于推进太湖流域节水型社会高标准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动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提质增效。流域片各省(市)不断健全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指标体系,将“十四五”用水总量和强度指标逐年分解到县区。流域片各省(市)新增发布实施省级用水定额产品数量近200个,用水定额标准体系不断健全。
四是节水典型模式辐射带动。在多年的实践努力下,流域片各地基于不同的地理条件、水资源特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探索形成了以苏州市、无锡市、嘉兴市为代表的平原河网地区水环境综合治理节水减排减污典型,以上海市为代表的高度城镇化地区水务一体化节水管理典型,以舟山市、莆田市为代表的缺水海岛地区多水源调配和非常规水源利用的节水调配典型等,以点带面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下一步,太湖流域片将按照最新修订的《节水型社会评价标准》要求,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强化节水型社会管理,提升载体创建质量,推进非常规水源利用,积极探索太湖流域作为南方丰水、水污染较严重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努力打造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标杆。
(来源: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