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周先锋劳模创新示范工作室”荣获“重庆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示范工作室”称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研天地

近日,重庆市渝水水务机械有限公司“周先锋劳模创新示范工作室”继2022年获得重庆市化医农林水利工会“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称号之后,再上台阶荣获重庆市总工会“2023年度重庆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示范工作室”称号,成为全市30家创新示范工作室之一。

周先锋1.png

周先锋2.png

该工作室成立于2017年,以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重庆市劳动模范、公司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周先锋同志为带头人。

周先锋3.png

近年来,工作室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技术攻关、人才培养等活动,在水处理设备节能降耗、升级改造、先进技艺教学传导、创新项目研发、“小改小革”技术创新的汇集与推广等工作领域取得了良好效果,有效解决了部分进口设备改造、国产化替代以及水务机械设备维保等问题,累计取得实用新型专利16项,实现成果转化价值近千万元。

锚定卫本增效  守正创新潜心笃行

工作室坚持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效益”为原则,以“降本增效”为主线,走细微小改小革与大刀阔斧革新齐头并进的道路,成立以来累计完成技术“小改小革”100余项、技术革新20项次。

周先锋4.jpg

周先锋(左)带领团队研究方案

在昆明渝润水务公司孢子机改造工作中,工作室带头人周先锋多次率骨干成员前往现场考察,精心设计技改方案,对水气分配管进行改造,在不降低水气混合物压强的情况下,利用其在主管内形成的流体对冲达到减震降噪效果。改进后的孢子机日间工作噪音已降至60分贝,符合国家相关环保标准。此技改项目,成本低、效果佳,还附近居民以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

周先锋5.jpg

工作室人员正在潜心钻研

另外,在创新项目“新型高分子耐磨修补剂在严重气蚀、冲刷损坏的超大型水泵壳体修复中的应用”中,工作室开发了工艺技术,采用全国产化的原材料维修大型进口水泵,扭转了大型进口设备只能送回境外原厂维修的被动局面,将大型水泵的维修周期从半年缩短至5天,单台设备维修可有效节资75万元,显著缓解了自来水厂的运行压力、降低了运行成本,有效保障供水服务,推广后为集团所属供水企业累计节省资金500余万元。

周先锋6.jpg

“旋转扫角刮泥机”

周先锋7.jpg

“应急配电系统”

周先锋8.jpg

“非金属链板式刮泥机组合式刮泥板”

担当应急抢险  凸显优势保障有力

周先锋9.jpg

周先锋(中)牵头成立“重庆水务应急抢险队”

工作室坚持紧扣机械公司作为重庆水务集团维修中心的定位实际,深耕供排水机电设备的预检维修领域,骨干成员还身兼重庆市住建系统排水防涝应急抢险队、重庆水务应急抢险队队员,他们围绕设备运行、工艺流程等方面积极进行改革、创新、发明、创造,运用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精湛的技术技能,积极参与保障供水排水生产运行的抢维修工作。

周先锋10.jpg

周先锋11.jpg

工作室骨干人员千里援豫

近年来,工作室骨干成员先后参加了重庆江津鲤鱼石水厂突发停水设备抢修、河南卫辉暴雨洪涝灾害救援、重庆渝中千厮门隧道排洪防涝等应急抢险工作,高质高效完成了领办、交办任务,通过有力的供排水设施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保障真正做到了“政府放心、市民满意”。

周先锋12.jpg

周先锋13.jpg

周先锋14.jpg

参与各种应急抢险工作

注重人才培养  建强队伍岗位建功

工作室在发挥有力作用的同时,还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和储备,不断优化培养机制,以预检维修、应急抢险、工程安装等业务板块为着力点,一面夯实业务基础力量,一面兼顾培养创新型人才,融入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

周先锋15.jpg

更多青年员工积极加入工作室

工作室牵头建立了“资深技术人员带领青年骨干研习技能”和“青年技术人员帮助中年职工学习数字化技术”的双向传帮带机制,有效营造了中青年职工取长补短、互助共进、携手开拓的企业和谐氛围。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鼓舞激励和相互帮扶机制的带动下,工作室成立以来已连续培养出多位“重庆水务十佳员工”“重庆水务优秀共产党员”“重庆水务优秀共青团员”,10余名成员在重庆市总工会举办的网上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中获得月度“劳动之星”“技能之星”“创新之星”称号。

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好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职工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中成就梦想。“周先锋劳模创新示范工作室”将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搭建转化平台、加强人才培养、聚智聚力攻关,为推动重庆水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渝水水务机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