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坚持防控“两手抓” 奋力夺取“双胜利”——绵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供排水保障工作综述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水务要闻


■绵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贾 玺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四川省绵阳市水务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及省、市的安排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国资委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和党委会议研究部署,制订《应急预案》和《城市供水调度方案》《城市供水保障计划》,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责任,扎实开展疫情防控、供排水生产保障、重点项目复工复产等工作。全体干部职工及家属未出现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病例,城市供排水生产平稳有序、保障有力,各项工作有效开展,积累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下城市供排水保障的经验。


  一、强化政治引领,建立联动机制


  2020年1月22日,公司通过年度总结大会及时传达中央、省、市疫情防控会议精神,随即研究成立水务集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董事长任组长,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所属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在公司安全与保卫部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工作协调联络,明确具体工作职责。领导小组按照“应急与预防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案,切实强化工作措施,压实各级责任,坚决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公司党委加强政治引领,切实担负起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坚决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通知》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党委压实各级责任,切实做到思想、工作、措施“三到位”,充分发挥党委、党支部疫情防控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示范表率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疫情防控先锋模范作用,号召全体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甘于无私奉献,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组织各党支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开展了“举党旗亮党徽、打头阵当先锋”活动,公司党委在全市重点项目中建立临时党支部2个,设立党员先锋岗42个,做到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冲锋在第一线。指导各党支部共成立12支党员先锋队、突击队和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党员积极参与测温点值守、办公生产厂区环境卫生整治、返岗人员排查等工作,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生活物品代购、困难帮扶等志愿服务,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共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对有疑虑的职工开展心理疏导,及时消除疑虑,送去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
  实行党员分包责任制,以“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为载体,对支部党员进行科学分工,做到党员分包到片、分包到户、分包到人,当好返岗职工排查员、疫情防控宣传员、居家隔离服务员,带头弘扬正能量,做到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当好职工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让党旗在战疫一线飘扬,党徽在战疫一线闪光。期间,党员自愿交纳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党费32393.00元。


  二、立足要素保障,确保正常生产


  一是全力保证供水生产。2020年1月25日,公司制订《水务集团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专项应急预案》《疫情防控期间的城市供水保障计划》和《疫情防控期间城市供水调度方案》,采取有力措施,抓好生产运行管理,强化一线人员值班值守,全力保证城市安全、正常、持续、优质供水。公司加强各水厂制水工艺的管理,在原水进厂后利用前加氯(二氧化氯)对原水预氧化处理,特别加强了关键水质指标出厂水浊度和余氯的控制,通过调整混凝剂的投加量,缩短滤池反冲洗时间,尽量降低出厂水浊度,浊度保持在0.3NTU以下(国标要求<1NTU);适当增加消毒剂投加量,确保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消毒剂余量均达标,加强水厂各工艺段水质控制点的水质检测,确保每个工艺环节的出水水质都满足最佳工艺要求。各生产水厂全面检查生产耗材使用情况,及时做好应急储备,保证生产正常;加强对主力水厂取水口的巡视,强化各供水加压站值班值守,确保各环节运行稳定。公司发挥技术优势,及时总结供水生产和水质保障工作经验,协助市住建局编制了全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城市供水、排水技术措施》,该措施被省住建厅转发全省,用于指导各供排水企业疫情防控期间的安全生产和水质保障工作。
  二是严格进行水质监测检测。公司严格执行“水质检测中心-水厂化验室-生产班组”三级水质检测管理。根据新冠病毒可能通过粪口途径进行传播的情况,公司首先强化水质检测,特别加强对进厂原水、工艺过程水(沉淀池出水、滤池出水)、出厂水的水质检测,将水厂主要水质指标的检测次数在原检测周期基础上增加了1倍,将每月一次的涪江及主要支流的原水水质检测提高到每周两次,根据原水水质情况及时指导供水生产;同时利用在线水质监测仪对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进行24小时不间断检测,确保各项水质指标均优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三是确保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各污水处理厂(站)加强进出水水质监控,加大疫情期间污水消毒处理力度,根据水质情况及时调整工艺,确保排口水质稳定达标。加强污泥脱水及污泥转运台账管理,准确记录污泥产生量、污泥转运量、污泥去向、接收单位等重要信息。将接纳处理绵阳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定点医院--四0四医院丰谷分院污水处理任务的丰谷污水处理站作为重中之重,对该医院排入市政管网的污水水质进行严密监控,建立台账,逐日上报区级相关部门,通过强化消毒工艺措施,保证排口粪大肠菌数正常达标,及时暂缓处理站污泥转运,保证生产正常运行。高度重视污水处理生产环节职工的个人防护,通过多种渠道紧急采购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服、消毒液等疫情防控物资,全面加强现场工作人员个人疫情防护。
  四是倾力做好供水服务。公司建立跟踪联系机制,重点保障各大医院、绵阳市确诊病例定点收治医院——四0四医院丰谷分院、制药厂、医疗器械生产单位的用水,加强供水管网巡检,同时做好了送水车的清洗消毒,随时处于待命状态。未雨绸缪,为市区9家医院制作了紧急输水桩头,确保医院在出现供水管道突发爆管时,能在紧急抢修的同时,通过应急输水桩头向医院进行临时紧急输水,保证医院用水不中断。在疫情防控实施封闭式管理期间,公司投入管网巡检探漏人员76人次,在城市供水主管网安放管网巡视探头270个,巡检管网约270公里,排放管网末梢水36处,排放水量180余立方米;公司勇担国企责任,主动为市区多个二次供水设施开展应急抢修;公司供水服务热线共计接单1820次,累计派单解决用户求助和为用户提供现场供水保障服务454项(次),实施复水作业和应急抢修238处;公司通过营销窗口加大疫情防控和服务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短信、网络、全天候服务热线等多种措施确保在疫情期间为用户提供优质供水服务;研究制订了《水务集团关于防控新冠病毒疫情支持工商企业健康发展有关措施》,明确下调水价、免收用户水费违约金、免除管网探漏费用和水表检定费用、对实体经营承租户减免房租等措施,积极帮助工商企业纾困。


  三、加强现场管理,推进项目建设


  为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复工,公司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充分做好复工准备。严格按照四川省住建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建筑工地防控指南》七项措施,落实疫情防控责任。按照市住建委等行业主管部门要求,成立了工作专班,设立专人专岗负责疫情防控。项目现场设置了单独的隔离观察宿舍,对施工工人两周内的往来史、接触史进行了全覆盖详细排查,项目现场实行实名管理制度。为项目配备了充足的口罩、测温计、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复工前对整个项目工地、生活区、办公区、机械设备等进行了消毒杀菌处理。准备工作全面达到市住建委九条复工要求,经市住建部门现场检查同意,2020年2月7日下午,塘汛污水处理厂扩建项目正式复工,成为疫情爆发以来,绵阳市首个复工的重点城建攻坚项目。公司严格执行施工工地疫情防控措施,科学合理进行施工组织,全力抢抓工期,确保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到2020年10月,破解绵阳城市供水保障瓶颈问题的重点项目第三水厂三期工程已建成投产试运行,塘汛污水处理厂扩建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


  四、增强责任意识,落实防控措施


  一是严格内部防控举措。绵阳市疫情防控风险转为低风险后,公司结合生产经营和业务工作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最大程度减少员工聚集和相互接触,抓好内部疫情防控,科学有序组织恢复上班秩序。组织对全体员工及直系亲属开展了全覆盖排查,共计排查员工950人及直系亲属5335人,对排查出的10名与武汉人员有接触的员工,要求居家自我隔离观察,并逐日报告体温及身体情况;为做好春节后上班的防控工作,公司实行机动灵活的工作方式,采取人员轮岗值班、提前安排年休假、居家办公、线上办公等措施,最大程度减少员工聚集和相互接触;公司实行最严格的厂区和办公区域人员、车辆进出管理制度,坚持严格体温检测和登记,要求所有到岗员工必须戴口罩上岗,将生产厂倒班方式紧急调整为四班两运转,为各岗位配发了洗手液、消毒液等防护用品;公司坚持每日对各个生产厂区、办公场所及管理的小区进行地毯式喷洒消毒,在各厂区大门设立了车辆消毒棕垫;对外供水服务上,最大限度减少客服中心现场人员相对集中值守和办理业务,采取了暂停进区、入户抄表,整合人员安排轮岗值守等举措,保证最基本的供水服务工作在正常开展;针对恢复上班后的用餐,公司采取使用一次性餐具、分时段配送、员工各自零散就餐及餐厨垃圾定点统一回收等切实举措,全力做好防控。
  二是全力保障应急物资供应。公司不等不靠,克服困难,全力采购防疫物资。通过多种渠道,共采购肥皂180块,消毒液130余瓶、免洗手消毒凝胶120瓶,75%乙醇200公斤、喷壶喷雾器95个、各类型口罩23700个、外科手套100双;接受经信局捐赠N95口罩300个,确保了公司疫情防控关键时期的物资需求。

  三是全方位抓好宣传引导。加强宣传引导,利用协同办公系统和微信、QQ等平台,及时向广大职工传达上级精神,普及疫情防控常识,有效提高职工防范意识和安全意识,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引导广大职工不信谣、不传谣,正确认识和应对疫情。截至目前,先后2次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面向社会发布疫情防控期间,城市供水服务公告发布1次辟谣温馨提示。在绵阳日报、晚报、电视台、电台及其新媒体平台、“学习强国”平台刊发有关新闻稿件和典型事例17篇,公司网站刊登宣传稿件14篇。在各生产厂、办公点和管理的小区制作、悬挂疫情防控宣传标语75条,防控知识和温馨提示宣传画397幅,制作疫情防控专题宣传栏8处、展架25套、文化墙1处。


  五、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城市供排水企业带来的影响和应对措施建议


  城市供排水企业是要素保障重点单位,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保障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给生产运行和企业内部管理带来诸多挑战。

  一是面临防疫物资急缺难题。疫情防控期间,供排水企业的生产运行、水质检测、管网维护抢险、供水服务等一线岗位员工需要24小时不间断坚守工作岗位。员工需要使用的口罩、红外线体温测量仪、消毒用洗手液、防护服、护目镜、橡胶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将面临严重短缺的情况,存在健康安全风险。结合供排水生产保障实际,应不断完善日常应急物资储备和定期更新机制,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应急指挥部的沟通、联系,多方筹集应急防控物资。
  二是疫情防控难度大。为保障城市正常供水,保证生活污水有效处理、达标排放,维持企业正常运转,供排水企业每天有很多干部职工需到岗位值班值守。企业虽然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但大量的人员流动和每天的倒班交接,势必会增加疫情防控难度,加大感染风险。企业还需要承担救治定点医院污水处理的重任,存在较大隐患。供排水企业应及时总结经验,及时编制简单易懂,便于员工操作的《疫情防控指南》,编制《疫情防控技术措施》,印发口袋书,便于操作应用。要形成非常规状态下的水质控制和生产现场管控标准,保证内部管控无死角。同时,密切配合卫生、疾控和环保部门,强化对水源地的管理和督查,加强源头治理,严防水源污染事件发生,确保水源水质安全。
  三是供排水生产受到较大影响。受疫情影响,除医用物资生产类企业和保障型企业外,各地工业用水量将大幅下降,几乎为零。企业年度供水总量将受到较大影响,售水总量及供水收入也将受到影响。同时,污水处理总量也将同步下降。受疫情防控周期的影响,人工、运输等成本增加,供水生产及污水处理所需药剂、器具、物资等相应成本会有所增加,将会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应及时研判,综合分析,进行专项研究和财务测算,合理调整年度预算指标,组织大力开展节能降耗和增收节支活动,最大程度降低影响。主动对接上级部门,合理优化调整考核内容,科学确定年度经营考核指标,推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是要素保障重大项目建设进度滞缓。供排水企业都承担有多项重点要素保障项目建设任务,疫情防控对工程工期产生较大影响。要素保障项目大多涉及民生,是解决供排水保障能力瓶颈问题的关键性项目,需要企业统筹协调,强化管理。加强请示汇报,协调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加大对涉及城市要素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在政策措施、审核审批、资金争取等方面予以支持,保证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如期完工。
  当前,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阶段,绵阳市水务集团将进一步总结经验,细化防控责任和措施,带领全体干部职工践行初心使命,高擎责任担当旗帜,统筹推进企业各项工作,有效减少疫情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持续推进企业建设发展,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为绵阳市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建设,为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水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