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宜春水务:分区计量显成效 及时修漏降损耗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供水之窗

近年来,江西宜春水务集团积极实施DMA分区,为城区供水安全“把脉”,取得了可喜成效。随着分区计量项目的逐步推进,目前一级分区流量计全部安装到位,二级分区也正稳步推进,三级分区(小区监控表)流量计的全面铺设安装与运行,使得小区漏控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漏控效果逐步显现。

降漏止损,精准狙击

日前,水务集团管线测漏员通过DMA对小区监控表数的综合及分析,发现黄泥塘小区夜间流量(KL值)偏高(达到8-9m3/h),初步怀疑该小区供水管网有漏损嫌疑。针对此情况,测漏员立即赶赴现场对供水管网进行地毯式排查,果然发现小区供水管道存在漏水情况,后经精准定位找到了一处63mmPE漏点。随即组织抢修人员进行紧急抢修,管道修复该小区夜间瞬间流量(KL值)降到了2m3/h左右,直接下降了6m3/h。据了解,如若抢修不及时,仅一天就将漏失水量近150m3

宜春.jpg

由此可见,分区计量系统中小区监控表的投入使用让日常检漏工作“减少盲目性、突出针对性” 这一特点得到了完美诠释。

降漏止损,立竿见影

日前,在中心城区磷肥厂小区,水务集团工作人员通过小区流量监控发现该小区凌晨的夜间流量(KL值)突然呈爆炸式增长,相较4m3/h的正常值暴涨了18倍,达到了77m3/h,这是典型的爆管泄漏症状,管线测漏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初步排查后,测漏人员认为小区表后消防管存在暗漏,由于小区没有物业,公共供水设施一直无人管理,为把损失降到最低,测漏员决定连夜排查。经过连续几小时的听漏检测,最终准确定位到110mmPE管漏点一处,经及时修复后瞬间流量(KL值)下降了将近70m3/h,达到正常水平值。据现场测漏人员介绍道,一个110mmPE管漏点如果没有发现并修复,一天的漏水量就能达到1700m3,这是什么概念呢?以一家三口月均用水量15m3计算,这个漏水点一天的漏失量至少可以供这户家庭使用9年!而通过小区流量监控系统,使得此次管网渗漏从发现异常、排查漏点到抢修完成,只用了短短数个小时,达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DMA分区的建立及数据分析是控制管网漏损的重要措施。自DMA分区计量的安装实施工作以来,截至目前,所有分区内已完成86处DMA小区计量表的安装及数据上传。下一步,水务集团还将按照计划部署完成余下的DMA小区分区计量表的安装工作,同时加大对各区域用水情况、漏损情况数据的连续跟踪、监控、分析和漏控管理,及时为供水管网检漏、维修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莫绍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