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臻于毫厘!探秘“管道裁缝师”的指尖匠心——福州水务工程公司完成榕水大厦二次生活供水设施改造项目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供水之窗

在热气氤氲的榕水大厦地下室里,施工人员两两配合,一组标记管距,一组切割管材,刀片与管壁的摩擦声滋滋作响,声波拉长又回旋,再拉长,再回旋……落成一地备以衔接的短管。

他们来自福州市水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工程三部,是一群“管道裁缝师”,在狭窄的空间里弯曲腰背极限作业,以细密的焊脚连接一截又一截管道,指引它们沿着既定的设计线路穿越楼板,护水保供。

福州工程1.jpg

“供水补丁”疏民困

过去,榕水大厦消防用水与生活用水共用一个400T的水池,项目负责人刘昌森表示:“水池的容积较大,榕水大厦作为办公场所,用水量较小,这就导致水池内的水难以及时更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质。同时还存在水泵使用年限较长的问题,导致能耗和成本‘双高’。”

人工搬运的局限加大了供水改造工程的难度,项目负责人王俊杰表示:“榕水大厦没有专用货梯,我们的施工材料临时存放于地库,每日由人工搬运至施工楼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施工时长,尤其是高层区域。”长长的管道落在施工人员的肩上,他们小心翼翼保持着平衡,每每转至楼梯拐角处就进入慢动作模式,漫长而艰难地一步步挪移。

项目现场,水泥浇筑的水池早已陈旧,池身满是斑驳的痕迹,给水立管与计量水表已难满足管网漏损分析的要求。项目组成员避开办公时段,经数十个星夜的“缝补”,把“供水补丁”打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福州工程2.jpg

“绣花功夫”解难题

自3月18日正式进场以来,项目组成员作为管道裁缝师,始终以“绣花功夫”打磨工程的每一处细枝末节。

刘昌森介绍:“原来的立管采用的是内衬塑复合钢管,管道内部存在衬塑脱落的情况,影响水质。我们优选了316不锈钢管道及配件,累计施工约396米。”然而,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各楼层的管道井均位于卫生间隔间内,入口堪比“一线天”,施工人员表示:“在狭窄空间作业,我们也是身经百战了,但这么小的入口真是第一次挑战,几乎每个人都练就了‘缩骨功’,才顺利完成了配件组装工作,但水表安装空间仍然不足,这是项目的难点之一。”

项目组成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最终敲定在井内新设水表前安装多功能倒流防止闸阀,同步更换单向阀和加密阀,以不锈钢表前外螺纹变径活接,并在每层的管道井内增设一个泄水口,此举提增了空间、提升了观感、提高了效能,实实在在体现了管道裁缝师的指尖匠心。

福州工程3.jpg

“智慧针法”焕新颜

新建泵房选址于地下室原锅炉房内,“我们对现状锅炉房内的设施进行了为期3天的拆除施工,并与自来水公司相关部门移交确认。”王俊杰说道。循着拆除作业的声响,穿过密实齐整的围挡,这里见证了管道裁缝师精湛的“拆缝”技术,细密的针法让破旧的锅炉房焕新升级为智慧泵房。

“榕水大厦共21层,分为1-3层、4-12层、13-21层低中高三个区供水,我们需要根据三个区的不同情况针对性施工,低区采取直供,中、高区设备加持,最终实现阶梯式供水与数字化管养。”根据刘昌森介绍,新建泵房包含低区及高区无负压设备(含控制柜、控制系统)、成套数字集成全变频增压设备(含前置稳流灌、隔膜稳压罐)等核心实施,在供水增压、水质保障、减震降噪、防潮防虫、安防门禁、检测监控等方面具有稳定且出色的表现。

福州工程4.jpg

地库外翻滚的霓虹看不见他们的坚守,东街口喧闹的人群听不清他们的号令,他们就这样深耕着、奉献着,历时近5个月,圆满完工。

(范燕萍 王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