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给7座井“动手术”, 雨天漫溢难题获彻解——南京水务集团顺利完成进香河路管网清疏整治工程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排水卫士

近些年,980米长的南京进香河路沿路一直面临一个“烦恼”——雨天污水漫溢。8月,经过数场暴雨的考验,进香河路一改往日积水成渊的现象,困扰沿路居民多年的雨污漫溢问题得以彻底解决。在南京市委市政府、南京市水务局的指导下,南京水务集团全速完成进香河路管网清疏整治工程,有效化解雨天漫溢难题。

进香河暗涵前身是东吴大帝孙权开挖的人工河道。明朱元璋时期,为纪念征战殁亡的功臣,在鸡笼山建功臣庙,并加宽运渎北段河道,方便官民乘船来进香祭祀。进香者皆由此河而来,故名进香河。1959年,进香河被改为暗沟埋入地下,河道上方改造为道路,即当今的进香河路。20世纪中期,进香河被改成暗河(涵),路下暗涵主要起排涝作用,暗涵两侧敷设有口径800-1200毫米的污水管道,周边地块及道路下雨水支管穿越污水主管接入暗涵内。

近年来,因管道老化破损、淤积严重等原因,进香河路雨污水管出现混接问题。晴天,污水会倒灌至雨水系统中;雨天,雨水会排放进污水系统。上述现场一方面会导致雨天污水漫溢,另一方面会影响江心洲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浓度,进而增加污水处理难度。此外,进香河属于秦淮河水系,下游的内秦淮河是南京水环境提升整治的重点河道,进一步提升和稳定内秦淮河水质,整治进香河暗涵至关重要。

为彻底解决上述问题,该项目也被列入落实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的关键性工程之一。根据前期查勘分析,造成污水漫溢的“病根子”是在沿线两侧分布的雨、污水管道交汇的节点井上。为此,南京水务集团于7月正式启动进香河路管网清疏整治项目施工。

污水奔流靠的是“重力流”,节点井容量大扩后,向下游输送污水的能力将大大增强,同时也可有效规避雨天污水漫溢的尴尬。因此,该工程内容主要包含对6处雨水管横穿现状污水检查井节点、2处混接节点、1处连通管缺陷节点进行原位改造,并对全段污水管进行清疏检测。施工主要对老检查井进行拆除,并在原位采用逆作法建设新井,新井底标高在老井底标高3.7米的基础上向下延伸了1.5米,与此同时,井宽也由原来的1.9米扩展至3.3米,相当于给7座井“动手术”。

本次整治北起北京东路、南至珠江路,全长约980米。一公里不到的进香河路段车流量大、周边小区密集、且毗邻学校及菜市场,该路段封闭施工期间存着交通要道疏导难、工期紧等难题和挑战。

为加快推进整治工程,该集团积极协调各相关部门,优化施工举措,加速推荐整治速度。一是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交通出行影响。集团联合市交管局对占道施工方案及交通组织方案进行多轮优化,最终确定利用暑期进行东西两边交错施工。二是最大程度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干扰。为围挡加装了喷淋装置,并采用静音发电机等低噪声机械设备,采取消声、隔音、安装防震底座等措施,尽可能减少扬尘、噪声对居民影响。三是最大力度以技术手段优化施工工序。在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整治工程同时采取双液注浆法等工艺提高效率。此外,在对7座节点井进行改造施工时,工程还将对沿线污水管网进行全面体检,通过非开挖技术等对破损管道加上一层“内衬”,以此提升管道强度。

最终,整治工程提前两周顺利完成。该工程完毕后,可以有效降低进香河污水管运行水位,确保污水管运行通畅,缓解暗涵雨天溢流污染情况,并削减进入洪武北路闸前的污水总量,为后期开闸和整治内秦淮河截流沟提供有利条件。

(范 星 纪清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