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佳
他们需要准确判断地质结构,通过水源论证找到最佳水源位置。
他们需要顶着烈日酷暑或凛冽寒冬,上攀构建筑物下钻排水通道完成施工作业。
他们需要坚守工地“战场”,夜以继日协调凝聚力量服务于项目建设。
他们是新时代的“治水英雄”,是为建成全市第二水源开茂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默默付出的水务建设者。
励精笃行 跋山涉水寻找“生命之源”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2019年,对于来水量不足、供区需水量不够、供水指标区域分配不均等客观不利因素的存在,四川省绵阳市水务集团安排专人全面负责开茂水厂水资源论证工作。
几十次的实地调查走访、大量佐证资料和各级政府部门支持协调下,对水资源论证报告内容进行了全面反复地修改。通过取水、供水和供区之间关键数据的精确匹配,多方面论证开茂水厂供水区域的变化和指标的占用有效性。不论是实地多次进行考察现场,还是专人往返、长期驻扎成都,及时沟通,快速反应,水务人以水之坚韧和水之柔软,对提出的问题立即解决,立即落实。2023年,终于迎来旗开得胜第一篇篇章——获取开茂水厂取水申请的行政许可。
为民服务 勠力打通城市供水“生命线”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开茂水厂建设难点主要集中在管道方面,为尽快交付施工作业面,为加快项目推进,水务人成立了工作专班,下设拆迁安置组,集中攻克沿线25公里输水管道为中心30m范围内所涉村民的拆迁赔偿工作。管道拆迁赔偿工作涉及三区一县(涪城区、科技城新区、安州区、北川县)4镇11个村,时间紧任务重,且伴随各区各地各种遗留问题。拆迁安置组每天坚守一线加班加点,每个区、每个镇、每个村、每个队积极配合当地拆迁办一户一户对接协调,面对管道沿线村民的不理解,拆迁安置组认真细致地做好当地村民的政策宣讲、沟通解释、征地青苗及附着物的核实确认签字工作。
排除万难 抢抓工期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务
不畏艰难,坚定前行。在施工建设中,自开工以来,水务建设者们克服新冠疫情、线路数次技术调整、地质条件复杂、协调区域较广等不利因素影响,坚持以如期达到通水条件为目标,多点位24小时同步建设,在确保安全情况下抢抓工期,实现该项目较计划工期提前3个月达到通水条件。
其中配套管网工程为绵阳市建设里程最长、管径最大、施工最复杂的输水管线,总计29.6公里。穿越北川地震断裂带、两次下跨安昌江等不利地质条件。除了实施传统地面开挖沟槽敷设管线外,为了最大程度减少施工对城市发展、交通组织、生态环境的影响,工程共有16处、共计4.7公里管道采用非开挖顶管施工。不论是穿过单段最长的3.8公里辽宁大道,还是长400米、最深处距地面约50米的黄家大院山体,亦或是取水枢纽隧洞硬度高达92兆帕的坚硬岩石群,为确保安全施工,他们以“挖井人”的精神,坚持人工开挖掘进。困难艰险面前,水务建设者们以“积跬步以至千里”的韧劲,一步步顶进,一步步凿通属于他们的光明大道。
挑灯夜战的奋斗故事还在续写,城市发展和居民福祉的缩影落在了建设者的每一份坚守里。目前,该项目通水硬件条件已经达成,进入了通水试运行阶段,管道完成通水冲洗及切换供区的调试后,汩汩清泉,将穿过建设者们不舍昼夜敷设的管网,源源不断地直抵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