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辉煌“十三五” 奋进供水梦——滕州市供水事业实现跨越发展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水务要闻


■董 建  刘成亮


  山东滕州市地处山东省南部,总面积149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75万,是山东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连续多年蝉联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2020年5月入选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2020年11月入选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国家节水型城市榜单。
  “十三五”以来,滕州市中润供水有限公司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供水优先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保障全市安全供水这一主线,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抓管理增效益,城乡供水规模、安全供水保障能力和企业综合实力实现跨越发展,为支撑滕州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滕州新旧动能转换和脱贫攻坚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供水保障。
  ——广开供水水源,水源安全系数得到显著提升。“十三五”期间,滕州市相继实施完成了羊庄水源扩容工程、马河水库取水工程、应急地表水厂工程、第一地表水厂工程、木石水厂工程,城市供水水源由单一地下水源发展到荆泉水源、羊庄水源、马河水库水源三个地表地下水源,彻底解决了城市供水单一水源安全风险。
  ——强化供水生产,供水规模大幅提升。“十三五”期间,滕州市中润供水有限公司由4个加压水厂发展到17个加压水厂(站),城市供水能力由8万立方米/日,增长到26万立方米/日,供水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市供水服务人口由30万人增长到167万人,直径100mm供水管网长度由650.8公里增长到1300余公里,供水管网覆盖面积由城区及周边4个乡镇发展到全市21个镇街,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强化营销管理,供用水秩序实现健康发展。“十三五”期间,滕州市中润供水有限公司不断学习借鉴外地同行业先进管理经验,提升供水营销管理水平。连续5年组织开展全市水表核查更换活动,更换超期服役水表40000余只,整改表井池10000余个,提高了水表计量的准确率,售水收入、水费回收率等指标增幅较大。切实加强供水监察,严厉查处和清理违章用水行为,大力营造依法管水治水环境,保障了供水事业健康发展。
  ——推进智慧水务建设,供水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十三五”期间,滕州市中润供水有限公司先后优化升级了供水调度系统、营业收费系统、管网压力监测系统,搭建了管网GIS地理信息系统、OA办公系统、业务报装系统、客服热线系统,积极完善管理体系,整合管线巡查、检漏、抢修力量,提高供水突发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开展大规模检漏普查,对全市供水管网进行逐一探查,有效堵塞供水管网跑冒滴漏,管网漏失率由“十三五”初期的30%降至15.5%。
  ——优化营商环境,民生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十三五”期间,滕州市中润供水有限公司努力打造“托管式”接水服务新模式,设立“客户管家”,推行报装上门服务,实现让客户“零跑腿”,让“获得用水”更省事。先后开通运行了“滕州供水”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缴费、微信缴费、网上营业厅等供水服务绿色通道,供水业务全面实现线上、线下、自助多种服务渠道办理。
  ——坚持多元发展,供水辅业经营效益凸显。“十三五”期间,滕州市中润供水有限公司坚持以辅补主、多元发展思路,公司下属的龙达安装工程公司、消防工程安装公司、正源二次供水公司、辅水工程公司、纯净水厂积极开拓外部市场,辅业经济年产值由“十三五”初期的8000万元、创利润不足800万元,发展到目前的年产值1.9亿元,创利润4000万元。
  ——坚持从严治党,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坚持以党建为总抓手,全力创建“滕水辉映党旗红”党建品牌,聚焦党建品牌力量,实现党建工作与供水事业融合发展。不断强化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政治理论知识学习常态化,扎实开展“学习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公司荣获“全市十佳学习型党组织”荣誉称号,被评为“山东省城镇供水工作先进集体”。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按照省市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改制部署要求,于2019年底完成国有企业改革,公司整建制划归滕州市水务发展集团管理,建立部科制管理体系,健全完善部门、科室及岗位职能。通过改革,理顺了内部关系,激发了内部活力,提高了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公司上下呈现出团结一致干事业、齐心协力谋发展的崭新局面,供水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不畏浮云遮望眼,高瞻远瞩气自弘。展望“十四五”,滕州市中润供水有限公司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着眼未来,抓住机遇,推进供水精细化管理,夯实安全供水基础,深化供水民生服务。“十四五”期间计划规划实施38条新建道路供水管网配套工程,实施200个老旧小区供水设施改造,改造城市老旧供水管网175公里,更换超期服役水表9.5万块,推进实施智慧供水平台建设,进一步增强供水基础设施保障经济、惠及民生的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供水的需求,为加快建设美德滕州、文明滕州、富强滕州提供更加坚实的供水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