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自来水公司工会副主席、机关支部书记 万伟华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洞庭浩浩,铁山泱泱,可曾融汇起多少盈盈绿水?巍巍古楼,峨峨金鹗,是否镌刻了这首水之歌?九月的暖阳普照,显得格外明丽。无不牵动迁客骚人的缕缕情思。
60年,是岳阳市水司成立之大庆;60年,难逄金满斗,喜气满巴陵。
60年,千余名岳阳供水人守护汩汩浓情,走过风雨征途,创造累累业绩,演绎动人篇章。
仅以2019年为例,新班子上任,上下齐心,完成供水量10337万立方米,同比增长5.9%,售水量7884万立方米,同比增长8.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870万元,同比增长13.6%。三项指标再创历史新高,集团本部实现利润3370万元,上缴财政代收费9295万元,迈上新台阶。数字是枯燥的,然而是有血有肉的。
一步一部前进曲
“水”之歌是怎样谱写的?是什么时候开始谱成的?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她的前世今生吧。
打开尘封的记忆,让她与你相遇。目光定格在岳阳水务公司档案室一帧帧泛黄的照片上和一本本厚实的资料册上,一段段远去的往事历历在目。
1960年,石破天惊,注定是个值得纪念的年份。人间3月天,岳阳县自来水公司成立。几挂鞭炮在洞庭湖边的吊桥炸响,引来无数市民驻足,观看。
1960至1962年,属于国家三年暂时困难时期,百业凋零,财政吃紧,老百姓勒紧裤带过苦日子。同年7月,吊桥水厂因国家政策调整被压缩停建,但仍获批准简易供水。
期间,公司第一个党支部成立,昭示党的领导得到加强。吊桥自来水厂简易投产,建成水池两个,150毫米水管600米,借用水泵一台试抽水。在吊桥(现南岳坡)设立全城第一个公用售水站,第一个用户是省血防所。实际日供水250立方米—380立方米,供水面积仅占当时全城镇南北区的15%。
尽管水厂规模小得可怜,还是让市民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人们惊叹:“自古以来,吃水靠井里取,从洞庭湖边挑,如今好了,由公家供给,这是天大的好事!”
风云变幻,“十年浩劫”中,供水事业并没有停下脚步。北门刘公咀建立水厂,北门水厂建设全面铺开,原水取自洞庭湖;
1969年,公司迁至北门。国家投资20万元新铺设DN300的城东管线、DN200的城南管线,全长5000米,年底施工完毕。翌年,更名为岳阳县人民供水公司。
同年4月,北门水厂建成投产,日供水能力1.5万立方米。同时接管原由铁路给水所供水的单位,实行统一供水。6年后。正式使用液氯为净水剂。
扫除“文革”阴霾,迎来水务的春天。扩建北门水厂3万立方米/日配套制供水工程。兴建洞庭北路DN800毫米供水主管,全长1878米,这是公司史上第一条大口径输配水主管线。
1983年,岳阳市升格为省辖市;次年5月,公司更名为岳阳市自来水公司,公司实行经理负责制,加入湖南省供水管理协会,完成《企业管理制度汇编》。接着,公司由北门搬至南岳坡办公。办公楼竟成为标致性建筑,很是吸睛。
从1986年起,着手北门水厂10万立方米二期工程扩建、铺设五里牌至冷水铺DN400-500的铸铁管线、兴建北环路DN1200毫米供水主管、全城装表计量等。
喜讯不断传来,激活一池春水。1996年11月8日,公司成立党委、纪委;1989年,升为全民所有制中型三档企业;档案工作被评为湖南省先进单位;接着被评为湖南省二级企业标准化水平企业,被省政府授予先进企业称号;升为全民所有制中型二档企业,荣登湖南省工业企业“百强金榜”,名列第十九位。
创业的路,在古城腹地伸延。1993年5月8日,第二水厂奠基开工,原水取自铁山水库,总设计规模为40万立方米。第一期工程为20万立方米/日,总投9578.6万元。1994年9月28日,供水系统竣工投产。
2002年10月18日,制水一厂接取铁山原水,全城统一供送铁山水,洞庭湖水作为城市应急备用水源。
星移斗换,潮起潮落。进入新时代,演绎多少巴陵盛景。
2017年至2018年,成立城东、城南、城北三个供水分公司,实行分区供水管理;注册成立广源水质检测有限公司。
2019年,历史又翻开新的一页。成立水务集团,在集团公司第一次党代会上,李宇宙任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勇任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新班子开创新局面,新作为谱写新曲谱。侧耳听,多么悦耳赏心、多么激情四射——供水量首次突破1亿方,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2亿元;
“三供一业”供水分离移交取得决战性胜利,城区供水普及率达到100%;
《岳阳市城区二次供水管理办法》于3月1日正式实施,成立二次供水公司;
云溪区供水工程于2019年12月1日正式通水,成立云溪供水公司。
一步一部曲,一步一重天。镌刻着岳阳供水的风雨无阻,烙印着一甲子岁月的荡气回肠。
奏响人才大合唱
灿灿秋阳下,高高的市水司办公楼象一个重重的惊叹号,耸立在金鹗山下,把洞庭、南湖滔滔绿水尽收眼底。
办公楼是全城供水工作的指挥部、决策中心,也是精英们的工作场、人才库。“士者国之宝,儒为席上珍”。人才兴,则国兴。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水司的振兴,与人才分不开的。
树有根、水有源,公司历届领导班子怀着对人才渴求之心,拿出“千金市马骨”的诚意,栽梧桐,引进人才,从大专院校毕业生中招聘大批良才、专才,为我所用;施雨露,留住人,妥善解决好人才生活方面的具体问题,使他们工作安心、生活舒心,心无旁骛创业创新,把“根”扎下来;建平台,用好人才,通过岗位培训、比武、技术晋升等渠道,促使早日成材。
“引进、留住、用好”三部曲象徐徐春风、滴滴雨露,渗透供水人的心田,科技人员笑了,脸上充盈着幸福的光波。
一批“水”海弄潮儿、默默耕耘者、技术革新家,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继上世纪九十年代职工陈步操被评为岳阳市劳动模范,也是公司第一位劳模。之后,涌现全国劳模2人、巴陵工匠2人,岳阳市优秀团员、优秀员工多人。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奋进的脚步,听到了春天的声音。
桐花摇曳的时候,我们爬上七楼劳模创新工作室,采访本司首席技术专家龚曙波。这是以其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获省总工会授牌“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他成功开发岳阳水务通平台,其成果被北京中关村天合科技评定为B级。加快“最多跑一次”改革,开发网上营业厅,完成VTM机自助终端服务的自主开发,实现用水业务“网上办”“掌上办”。
别看他一副文质彬彬的模样,骨子里却有股倔劲。十多年来,每天戴着近视眼镜工作十多小时,先后完成《水费收缴升级编码》等多个软件开发。其中,数据庞大的水费邮政代收程序的开发,为市区28万多用户在家门口缴纳水费提供了方便;并将原托收业务全部更换为银行小额支付系统收费的开发,作为范本向全省各单位推广。
乐于奉献的情怀是以辛勤的汗水、睿智的聪慧作为养料凝聚的。通过大量供水软件的开发与应用,既为岳阳水司节约管理费用1200万元以上,其成果还惠及娄底、怀化、永州零陵等省内十多家同行,极大提升了城市供水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
呵护地球的是水,养育家园的是水,守卫水务的是人,是许许多多甘于吃苦、甘当绿叶、乐于奉献的才俊。
胡建文,这位“巴陵工匠”、湖南省城镇供水分会供水技术专家、国家一级机电建造师、二级市政建造师,就是其中杰出代表。
这样的数字让人震撼——市二水厂在线水质仪表出故障,经过3天3晚苦战维修好,不仅及时保证市区40万人供水安全,还为工厂挽回4万元经济损失。纯净水大型灌装机出现问题,被技术部门判了“死刑”。他咬紧牙关,日夜奋战,将纯净水灌装机重新设计电路,并更换了原有核心部件PLC内部程序,使设备得以正常运行,为公司节约资金近30万余元。
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动——六年两次告别老母、告别娇妻、告别还在襁褓中的婴儿,踏上非洲土地。援建泵站,维修电气设备,负责管理10万立方米供水厂,培养当地供水员工等,他总是全力以赴,把工作做到极致。
还有与水共舞的高级工程师侯辉、胡艳等,灿若繁星,不胜枚举。
人才是企业的骨架,也是企业的支撑。正是这样一大批人才的涌动,才使水流千里,情送万家!
从严管理的和声
华灯初上。拂拂的金风带着一片深情、一份暖意,吹到了市二水厂“管理课堂”,员工们正屏气凝神听厂领导、老师傅讲“精细管理”课。一排热浪哗哗地滚上我的心海。
是呀,管理是企业谋求基业常青的强基之举、固本之策。岳阳水司把精细管理贯穿到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渗透到每一个员工的心中。
矢志不渝抓管理,勾勒出效益成长的蓝图,唱响管理的和声。
曾记否?早在2005年,水司争取到岳阳市政府重视,由市长颁发《岳阳市城市供水用水管理规定》;水质监测站检测项目由原来的35项增加到现在的88项;公司全面推行6S现场管理模式,为更上层楼提供政策、技术支持。
春风得意马蹄疾。近年来,公司在全员管理上连连出招。
——坚持抓“早”抓“小”。着力加强施工现场监管、城区消防设施建设维护、高危管线的巡查和消防安全检查。排查整改安全隐患30处,提出工程施工整改意见37条,建设维护市政公用消防栓1100台。
——充分发挥班组“桥头堡”作用。在全司深入开展了“11.24”安全警示教育。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班组一线员工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普遍提高,强化应急能力建设。完成了设备的年度检修,清洗了制水一厂三套系统清水池,实施了制水二厂回流水库清淤。
——落实水质三级检测制度。完成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水质全分析检验3024项次。多年来,责任目标落实率、质量保证率、优质服务率、改进改善率、安全承诺率都达到100%。
——连续保持安全责任事故“零”记录。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巩固。强化安全组织领导,调整安全委员会组织机构,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网络逐步形成。
——通关新冠疫情大考。集团公司闻风而动,及时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作战图”,挂图作战。在应急值守、联防联控、信息报送、宣传引导、纪律监督等方面,落实落小落细,并成立4个应急抢修小组,做到统筹兼顾、万无一失,才有了疫情期间,全市的安全优质供水和市民生活饮用卫生安全。
道之道,非常道。供水人别出心裁,以管理——规范之道,演奏出别具一格的新曲。
水清了,悠悠铁山水纯净无暇流进千家万户,创造春天,璀璨烂漫。
环境美了,市一水厂绿树荫荫、鲜花艳艳,被命名为“全国园林绿化四百佳单位”;市二水厂池水荡然、鸟语花香,厂房、宿舍楼全部掩映在绿色之中,被喻为“世外桃源”。
岳阳人惊呼:市水司太美了,美得醉人!
指挥“家”是驱动源
啊!我倾听着水之歌,那样脆响、那样清澈、那样绵延、那样超然、那样升华……
60年,整整一甲子。“水”之歌之所以越唱越响,经久不衰,缘于有指挥“家”的精准决策、正确指挥。
从水司成立时第一任经理胡咏伯到公司历任经理钟乔生、秦合初、谢守共(书记)、尹山、杨平,再到现任党委正副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一茬接一茬干、一个接一个搏,勇于担当、倾情付出。
1998年发生特大洪灾,整个古城成为水乡泽国。书记谢守共主动请缨担任公司防汛总指挥,连续53天里没休息,边处理日常事务,边现场指挥抗洪。一天中午,洞庭湖风高浪急,使一水厂护堤驳岸塌陷在即,他率先跳入洪流中,与抢险队员挽起一道人墙,填沙运石,终于控制了险情。
往事并不如烟。时间的钟摆一晃到了2004年10月,杨平从尹山手中接棒,担任公司经理至2019年,是岳阳水司史上任职最长的一个。14年,担当实干,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14年,果硕花红。全市供水安全、队伍思想稳定,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稳步增长。公司先后获评湖南省集中式供水先进企业、全国城镇供排水行业突出贡献奖、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他个人多次被市、局及行业表彰。
怀揣一颗虔诚、仁爱之心。除一心扑在工作上,关心体贴部属、员工外,对扶贫点上结对帮扶的贫困户极富同情心。每次到点上,他总要看望贫困群众,自己掏钱购买药品为残废人治病,让人泪目。
岁月如歌,长歌不歇。2019年7月,新班子走马上任,他们个个像大合唱的指挥“家”,共同奏响了集团公司崛起的新乐章。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李宇宙,班长、领头羊,这位科班出身、敦厚朴素的中年人,从2006年起历任公司党委委员、总经济师,党委副书记、副经理,公司经理,党委书记、董事长。经过风里浪里摔打,浑身上下有一股使不完的劲,为水司振兴挺起了坚毅的脊梁。
立足改革,身体力行,砍出抓营销、安全、项目、管理、服务“五板斧”。斧斧掷地有声、富有成效,“让我们看到了公司多彩的图画!”员工们啧啧称道。
分管销售工作时,抄表员反映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水费回收难,一些居民欠费不交,这是一道难解的方程式。他冥思苦想,终于有了解方:实行营销抄收分离、水表分区分级管理,启用手机抄表系统抄收。决策层首肯之后,着力在全市推而广之,结果抄表及时率、准确率均达到了99%以上,当期水费回收率保持在97%以上。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
今年初,一场新冠疫情如平地惊雷炸响。抗疫、复工复产鏖战急。如何解决企业面临诸多现实困难,李宇宙说:“为企业复工排忧解难是我们自来水人的天职。”于是,他果断推出减免企业经营性水费、供水业务“最多跑一次”等十项举措,收到立竿见影效果,透出“水的温度”,温暖复工企业、温暖市民,让人深感爱心在疫情严峻氛围中浸染。
严于律已,廉洁从业。“三不”传为佳话:保持“不敢“的姿态、扎紧“不能”之箍、形成“不想”的自觉。培育良好行风家风,严教严管自己的配偶、子女,切实做到己廉家廉。他亲属没一人在本司接揽工程等,诠释廉政本色。
甘为人梯,择英才而用之。“唯才是举”,以实绩论英雄,着力培养第二梯队,破格提拔4名30岁以上年轻人担任中层干部,唤起员工干事创业的希望和热情。
朱勇,不仅是总经理,还是一位名牌大学毕业的诗人。“谁把水质当作生命/谁把通畅当成责任/一句让政府放心/让百姓称心。”言为心声,他夙夜在公,用行动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坚持把安全优质供水作为第一要务。身体力行,深入基层调研、督查、现场指挥成常态。市一二水厂班组以及湘北大道、九华山路等管线工程工地,都烙下他坚实的足迹;拓展延伸主业的服务链条、开拓市场,南翔万商风情街、监申桥二期安置房等供水施工场所,都有他洒下的辛勤汗水。
在抗疫保供斗争中,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没休息过一天假,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与水厂值守员工同吃年夜饭、督阵指挥,即使女儿即将参加高考,需要爸爸辅导,他却一直未离开一线,保障了全城居民用水安全。
红花还需绿叶扶。副书记黎博峰,名如其人,学识渊博,研究生出身。作为副书记,一方面“勤”,除协助党委书记抓好政治思想工作外、所分管财务、办公室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有口皆碑。另一方面“严”,责己严、待人宽。加强自身修养,为公谋事,自觉做到不贪不占,永葆炙热初心,守住干净底线。
有这样一群出色的指挥家,因此,才有今天这美的“供水王国”,美的环境、美的心灵、美的一切。
再谱未来新曲章
放开眼界向未来,迈开大步踏歌行。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岳阳市水务集团的成立,公司由此迈入集约化发展的“新方阵”,驶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里程”。奋斗的征程,只有进行时,没有停止时。未来五年,决策者们将以新姿态,开创新局面。
坚持“一个定位”:即建设服务一流的现代大型水务集团。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服务一流的“现代大型水务集团”品牌,让“政府放心,用户满意,员工自豪”。
实施“三大战略”:即区域供水一体化发展战略、转型发展战略、“走出去”发展战略,做大做强水务企业。
“三突破”:到2024年,集团总资产规模突破15亿元;年售水量突破1亿立方米;经营业务收入突破3亿元。
实现“三大目标”:即“一降两增三突破”。“一降”:到2024年,产销差率控制在10%以内,下降14.7%。“两增”:即员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水费回收率稳步增长,保持在98%以上。
打造“五个水务”:即实力水务、活力水务、创新水务、品质水务、清廉水务。
坚持“党建+”: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使水务集团党委成为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唯此,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未来,凝聚起同心共筑水之梦、同声唱响“水之歌”的磅礴力量。
掬起朵朵浪花,迎来流金岁月。值此岳阳水司60岁生日到来之时,值此集团公司成立一周年之际,我们以水代酒,举杯祝福!让我们一路同风雨,一路共划桨,一路齐向前,一路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