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戌雷近照
据了解,杨戌雷长期扎根一线,从一名普通工人逐渐成长为复合型产业工人。其领衔的污泥处理车间无论在规模还是技术含量在国内都是首屈一指,开创了全国范围内污泥处理工艺、设备、设施最齐全的示范性基地。
勇做污泥减量化的先行者
2011年白龙港污泥处理工程建成调试,面对国内首例含有8套消化系统、3套干化系统、26套深度脱水系统的“混搭”污泥处理工艺,杨戌雷担负起系统调试的全面接管工作。他带领团队针对污泥处理系统生产运行中存在的缺陷、洋设备的水土不服等诸多问题进行优化,最终形成了30余项创新成果和技改措施,为企业直接或间接累积产生经济效益约4200多万元。
争做污泥无害化的开拓者
多年来,杨戌雷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形成了多项创新成果和技改措施为行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他提出的“离心脱水加药装置改造”等多项创新项目,先后荣获了1项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职工技术创新成果金奖、2项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优秀发明银奖、3项铜奖、1项上海市职工合理化建议优秀成果奖。愿做污泥稳定化的引领者
“只有将技术传承下去才能真正造福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杨戌雷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阵地,以理论知识讲授、实际操作指导和参与项目研究的“三位一体”带教法,先后培育出一大批行业紧缺技术骨干。他参与编写的《污泥处理工》国家职业资格教材,填补了我国该工种教材的空白,其领衔的工作室也荣获第十九届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成为行业中的标杆。(上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