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管网产销差率是反映供水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江西省景德镇水务公司严格按照省水务集团“保供、降漏、提质、增效”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降下来、稳得住、增效益”的工作思路,不断创新降漏手段和方法,力争在产销差管控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一是持续推进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城市供水管网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景德镇市老城区供水管道因铺设年代久远,存在管道老化、漏损严重现象,原有管径大小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用水需求。为更好地保障城市用水安全,该公司有序对城市老旧供水管网进行改造,2022年共更换DN100以上老旧供水管网约15公里。
林荫路老水泥管铺设于上世纪80年代末,管网老化漏损严重,2022年6月公司决定对林荫路进行管网改造,废除DN500老旧水泥管550米,在DN1000供水主管上重新开梯,铺设两根耐腐蚀、抗压能力强的DN200钢塑管,改造后林荫路压力由0.6公斤上升到2公斤。2022年7月,借助市政对抚州弄雨污分流的机会,该公司对该地段进行管网改造,改造完成后压力由0.4公斤上升到2公斤,大大改善了居民的用水环境。
二是加强探漏抢修,减少水量损失。为进一步降低景德镇市管网漏损率,确保供水管网运行稳定,管网分公司开展常态化巡检探漏,实行分区分类探漏,对漏点高发区采取短周期多频次“地毯式”排查。2022年,探漏人员通过排查发现漏点共计767处,其中DN100口径以上漏点333处。画眉楼小区经排查维修后,漏损率从原来的80%降低至10%,每年节约水量约46万吨。大江房地产修复DN160口径管道暗漏后月漏损量减少了约2万吨。名仕嘉苑小区修复DN160暗漏后夜间流量由每小时50立方米到凌晨后用水流量为0,节约年供水量约28万吨。
管网分公司抢修队员24小时待命,做到“有报即接、接报即动,小修不过夜、大修连续抢”,一旦发现管线和供水设施出现问题,市区一小时内关闭阀门止水,以最短的时间完成抢修恢复供水,保障抢修效率,坚持做到“三快”即反应快、出动快、抢修快,减少爆管造成的漏损。2022年共维修6159处,其中DN300以上漏点57处,共节约水量约300万吨。
三是有序安装减压阀、智能消防栓,合理控制水量。管网分公司参照各流量与压力监测点的数据,在保障全市压力正常情况下,对阀门进行优化调整,降低管道负荷,优化管网压力,减少管网爆管率。2022年3月,在城中村老厂安装DN200压力管减压阀,进行分时段管道压力优化,每月可节约9000吨供水量,在平衡供水压力的同时为周边小区提供更好的供水保障。西城区加装减压阀后,香江陶瓷城、三河村和丽阳小区等处每月减少供水量约7万吨。
为保障消防栓的正常使用,减少消防栓被非法取水次数,该公司对普通消防栓进行智能化改造,截至2023年3月,已完成安装79台智能化报警设备,对非法取水频繁的区域进行定时定点稽查,打击偷盗水行为。
四是推进DMA分区计量。通过安装DMA分区远传流量仪,在智慧水务SCADA系统上实时监控全市管网供水量、需水量、漏水量等情况,主动检测管网漏损,在线监测水损数据,缩短发现漏水的时间和区域,有效控制供水管网漏损率。截至目前,景德镇市共安装分区远传流量仪92只,作为DMA分区计量试点的梨树园南苑小区供水产销差率由64.86%下降至4.6%,昌河生活小区漏损率整体控制在10%以内,是该公司降低供水产销差取得成效的缩影。
五是加大供水稽查力度,维护供水秩序。管网分公司稽查大队加强日常巡检制度,在降低产销差管控专项工作中,紧盯供水区域内各重点场所、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等违章违法用水行为,持续加大排查、整治力度,坚决做到对偷盗水行为“零容忍”,用足用好稽查这一最快最有效的降差手段,2022年共处理违章86起,罚款金额76.78万元。
六是开展阀门普查和水表普查活动。为进一步规范供水市场,有序推进供水服务工作,提高水费回收率,降低产销差率,该公司开展阀门普查和水表普查,并已成立普查小组。全面性的建立健全阀门和水表“身份证”信息,重点性针对全市所有DN100以上口径阀门和DN40及月用量在500吨以上大口径用户与东郊营业所用水户用水情况进行调查。
下一步,景德镇水务公司将总结经验,强化措施,提升精细化管理,持续降低供水产销差,从根本上减少跑冒滴漏现象,确保供水企业产销差率合理降低并得到长期有效控制。
(孙梦娟)